[發明專利]一種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60529.1 | 申請日: | 2020-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82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鄧楨翰;陸偉;朱偉民;歐陽侃;柳海峰;彭亮權;李皓;李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轉化醫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F2/08 | 分類號: | A61F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518037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關節 脫位 韌帶 重建 固定 裝置 | ||
1.一種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包括貼骨鋼板(1)、兩個紐扣鋼板(2)和人工韌帶(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韌帶松緊調節裝置(4),所述貼骨鋼板(1)的頂面上設有上凹槽(11)和兩個安裝沉孔(13),兩個安裝沉孔(13)分別位于所述上凹槽(11)的兩端,所述貼骨鋼板(1)的貼合面上設有下凹槽(12),所述下凹槽(12)與每個安裝沉孔(13)之間都設有一進孔(15)和一出孔(16),所述韌帶松緊調節裝置(4)安裝在對應的安裝沉孔(13)內,所述人工韌帶(3)的兩端先依次穿過一紐扣鋼板(2)的限位孔、對應的進孔(15),然后纏繞在對應的韌帶松緊調節裝置(4)上,最后依次穿過對應的出孔(16)、另一紐扣鋼板(2)的限位孔,其中,所述韌帶松緊調節裝置(4)包括轉動套(41)、環形分布在所述轉動套(41)的外周上的若干個卷狀彈片(42)和鎖定裝置,所述鎖定裝置用于阻止所述轉動套(41)自由旋轉,所述卷狀彈片(42)的圈數為0.7,所述卷狀彈片(42)的外側面抵壓在位于所述安裝沉孔(13)的內壁上的對應的凸起(14),所述人工韌帶(3)纏繞在所述卷狀彈片(42)的外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4)包括厚度沿圓周走向逐漸增大的凸楞,且所述凸楞的走向與所述卷狀彈片(42)的走向相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狀彈片(42)的橫斷面呈凹弧狀,且凹弧面為所述卷狀彈片(42)的外側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安裝沉孔(13)底面上的門形架(43),所述門形架(43)位于所述轉動套(41)內,所述門形架(43)上設有一滑動的U形叉(44),固定設置在所述門形架(43)上的松緊帶(46)作用在所述U形叉(44)的尾部上使所述U形叉(44)的前端插入位于所述轉動套(41)上的對應的一對限位孔(411)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叉(44)的兩側臂之間設有一導向桿(441),所述導向桿(441)與位于所述門形架(43)上的導向孔滑動配合,且所述U形叉(44)的兩側臂分別位于所述門形架(43)的門楣的上下兩側。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套(41)的端面上設有凸塊(45),所述U形叉(44)的頂面上設有撥桿(44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通過螺栓連接在所述貼骨鋼板(1)上的兩個蓋板(5),所述蓋板(5)覆蓋在對應的韌帶松緊調節裝置(4)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脫位或韌帶重建用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骨鋼板(1)為馬蹄形,且所述貼骨鋼板(1)的貼合面呈與鎖骨形狀相適配的內凹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轉化醫學研究院),未經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轉化醫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6052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