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膽道取石鉤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59318.6 | 申請日: | 2020-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94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安;李東恩;謝尚奮;楊亮;姜建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市第一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22 | 分類號: | A61B17/2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盛飛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吳忠杰 |
| 地址: | 31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膽道 取石鉤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膽道取石鉤,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導管,其首端設置為開口;導絲,其設置在導管內部,導絲的首端從開口處向外延伸而出;取石部,其固定在導絲上并位于導管外,當向內拉緊導絲時,取石部向一側彎曲并形成鉤狀,當向外推出導絲時,取石部呈直線設置。本發明通過在導絲的首端設置取石部,取石部在原始狀態下呈直線設置,可伸入到膽道內,并從結石側邊繞過并繼續向內伸入,此時通過向內拉緊導絲,取石部即可向同側彎曲形成鉤狀,將結石勾住后向外拉出即可,整個取石過程簡單易操作,無需先將結石擊碎再將碎石一一取出,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膽道取石鉤。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從膽道中取出結石可以采用兩種方式。
一種方式是使用取石網籃將膽道內結石取出,但使用網籃取石的失敗率高,而碰到較大結石時,或是當結石位于膽囊頸部區域等狹小空間內,網籃將無法有效張開,并且即使張開了,網籃常常也無法將較大結石進行捕捉。
另一種方式是使用取石鉗伸入膽道內夾取結石,取石鉗是帶有弧度的無齒鉗,鉗子頭部中空方形,但是需要完全憑感覺取石,不容易取到結石,并很容易將石頭夾碎,此外鉗子頭部比較大、鈍,無法深入膽道遠端取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可有效取出膽管內較大結石的膽管取石鉤。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膽道取石鉤,包括:
導管,其首端設置為開口;
導絲,其設置在所述導管內部,所述導絲的首端從所述開口處向外延伸而出;
取石部,其固定在所述導絲上并位于所述導管外,當向內拉緊所述導絲時,取石部向一側彎曲并形成鉤狀,當向外推出所述導絲時,取石部呈直線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取石部包括前導塊、后導塊以及多個中間導塊,當所述取石部呈直線設置時,相鄰的導塊之間留有距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絲的首端固定在前導塊內,所述前導塊作為伸入端,其頭部設置為圓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后導塊靠近所述開口,且后導塊與所述開口之間的接觸面水平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多個所述中間導塊的前端面與后端面分別設置為斜面,且前端面的傾斜程度大于后端面的傾斜程度。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取石部包括主導塊,當所述主導塊與所述導管處于同一直線上時,所述主導塊與所述導管之間留有距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導塊的前端面設置為曲面,所述主導塊的后端面設置為斜面,所述導管的開口處設置為斜面,且導管開口處斜面的傾斜程度大于主導塊后端面斜面的傾斜程度。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絲的尾端連接有調節桿。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管的尾端連接有連接柄,所述調節桿首端伸入所述連接柄內并通過螺紋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桿尾端設有旋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市第一醫院,未經寧波市第一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5931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屏下生物特征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
- 下一篇:一種新能源汽車緩沖組件加工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