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片體可收回的起網船及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55868.0 | 申請日: | 2020-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61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和煒;王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3B35/14 | 分類號: | B63B35/14;B63B1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收回 起網 工作 方法 | ||
1.一種片體可收回的起網船,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船體(10)、連接橋(20)、可伸縮片體(30);
主船體(10)的兩舷甲板上對稱設置有4根軸(11),4座可伸縮連接橋(20)通過其上的第三套管(205)、滾動軸承(206)分別安裝于每根軸(11)之上,每根軸(11)配一架電液推桿(12)和一根連桿(13),連桿(13)的一端同電液推桿(12)的伸縮桿前端鉸接,連桿(13)的另一端同對應的可伸縮連接橋(20)之上的轉動柄(207)相鉸接,從而可將電液推桿(12)的伸縮桿的直線運動轉為對應的可伸縮連接橋(20)繞對應軸(11)的轉動;
所述連接橋包括雙殼抗扭箱體(200)、單殼抗扭箱體(210)、伸縮單元、鎖定單元;所述雙殼抗扭箱體(200)的殼體外表面(201)與殼體內表面(202)的橫截面為兩個同心同形狀圖形,殼體外表面(201)和殼體內表面(202)通過結構件連接為一體;所述單殼抗扭箱體(210)的殼體表面(211)的橫截面與雙殼抗扭箱體(200)殼體內外表面的橫截面同形,其內部也具有結構件;雙殼抗扭箱體(200)、單殼抗扭箱體(210)各自具有斜根部與平直部;單殼抗扭箱體(210)斜根部的兩側各設一塊擋板(214),擋板上安裝第一電磁鐵(215);單殼抗扭箱體(210)的內部設有多個第二電磁鐵(217),每個第二電磁鐵的正上方設第一套管(218),平直部的各內表面沿長度方向設置有滑軌(219),與雙殼抗扭箱體(200)內的萬向滾珠鏈(209)形成滾動副,單殼抗扭箱體的平直部處在雙殼抗扭箱體的平直部中;所述雙殼抗扭箱體(200)上設有第二套管(208);所述伸縮單元包括第一電液推桿(221),所述第一電液推桿(221)的端部設置有第三電磁鐵(222),第三電磁鐵(222)與第一電磁鐵(215)對齊;所述伸縮單元用于帶動所述單殼抗扭箱體(210)相對于雙殼抗扭箱體(200)運動;當單殼抗扭箱體(210)的平直部完全插入雙殼抗扭箱體(200)的平直部時,第一電磁鐵(215)與伸縮單元上的第三電磁鐵(222)保持設定的間距,位于最外側的第一套管(218)與所述第二套管(208)對齊;所述鎖定單元包括垂直于雙殼抗扭箱體(200)外表面的與第二套管(208)位置對應的第二電液推桿(231)、位于第二電液推桿(231)的端部的第四電磁鐵(232)、位于所述第一套管(218)內的插銷(233);
所述可伸縮片體(30)包括箱體、支柱(305)、彈簧陣(308)、推桿;所述箱體內部具有一空腔(301),空腔具有一下開口,下開口一周布置若干萬向滾珠(303);空腔(301)內底部一周布置若干空腔電磁鐵(304);所述支柱(305)一周通過豎直的滑軌(306)與所述萬向滾珠(303)形成豎直的滾動副,支柱(305)上端與彈簧陣(308)的底座(309)固定連接,支柱(305)下端與壓載艙(307)連接;所述彈簧陣(308)下部與底座(309)連接,上部與空腔(301)上部內表面連接,彈簧陣(308)與底座(309)均置于空腔(301)內,并受到箱體的周向約束;所述彈簧陣(308)始終處于壓縮狀態;所述底座(309)為夾層結構,中間芯層為不可磁化材質,上層與下層采用可磁化材質;所述推桿固定設置于所述箱體上方,且自箱體上部的開口伸入箱體內,推桿下端設有推桿電磁鐵(3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體可收回的起網船,其特征在于:每一個可伸縮片體(30)通過其上的片體套管(312)和滾動軸承(313)以及對應可伸縮連接橋(20)之上的連接軸(216),與該可伸縮連接橋(20)連接在一起,并可繞連接軸(216)轉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體可收回的起網船,其特征在于:每一個可伸縮片體(30)通過其上的一對片體套管(312)和滾動軸承(313)以及對應的、位于主船體(10)同一舷的相鄰兩座連接橋(20)之上的連接軸(216),與該兩座可伸縮連接橋(20)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5586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