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負載壓力-流量補償平衡閥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55823.3 | 申請日: | 2020-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04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輝;劉瑩瑩;肖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匯智高端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F15B21/041;B66C23/8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嚴志平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徐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負載 壓力 流量 補償 平衡 | ||
1.一種負載壓力-流量補償平衡閥,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閥閥體(13),所述平衡閥閥體(13)上安裝有控制端蓋(14),所述控制端蓋(14)的K口用于接來自變幅下落的控制壓力,所述控制端蓋(14)的K口通過第一濾網(1)與單向閥(3)、第一阻尼(4)、第一螺紋堵(2)的一端以及兩位兩通換向閥(7)連接,所述單向閥(3)和第一阻尼(4)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通過第二阻尼(5)連接至平衡閥(6)的控制腔,所述第一螺紋堵(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控制端蓋(14)的T口回油箱,所述平衡閥(6)一端通過平衡閥B口與變幅油缸連接,另一端通過平衡閥A口與控制閥連接,所述平衡閥(6)的彈簧腔分別連接第三阻尼(9)和第四阻尼(10)的一端,所述第三阻尼(9)的另一端連有第二濾網(8)的一端,所述第四阻尼(10)的另一端和第五阻尼(11)串聯后與第二螺紋堵(12)的一端、兩位兩通換向閥(7)的彈簧腔和平衡閥Y口連接,所述第二螺紋堵(12)的另一端與平衡閥A口連接,所述兩位兩通換向閥(7)一個油口端與平衡閥B口連接,另一個油口端連接所述第二濾網(8)的另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壓力-流量補償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濾網(1)、第一螺紋堵(2)、單向閥(3)、第一阻尼(4)和第二阻尼(5)設置在所述控制端蓋(14)上,所述平衡閥(6)、兩位兩通換向閥(7)、第二濾網(8)、第三阻尼(9)、第四阻尼(10)、第五阻尼(11)和第二螺紋堵(12)設置在所述平衡閥閥體(13)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壓力-流量補償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蓋(14)通過螺釘(15)安裝在所述平衡閥閥體(13)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壓力-流量補償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閥(6)包括閥芯(29),所述閥芯(29)安裝在所述平衡閥閥體(13)的閥芯孔中,所述閥芯(29)外面套設有位于所述平衡閥閥體(13)內的單向閥彈簧(31)和閥座(30),所述閥座(30)的內孔尖角與所述閥芯(29)的錐面接觸,所述閥座(30)內孔端面與所述單向閥彈簧(31)端面接觸,閥套(21)通過螺紋安裝在所述平衡閥閥體(13)中,所述閥套(21)的內孔套在所述閥芯(29)左端,所述閥芯(29)左端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安裝鋼球(28),所述閥套(21)中安裝有彈簧座(27)和平衡閥彈簧(26),所述彈簧座(27)右側設置有錐型凹槽與所述鋼球(28)接觸,所述平衡閥彈簧(26)端面與所述彈簧座(27)接觸,調節閥座(22)通過螺紋安裝在所述閥套(21)中,所述調節閥座(22)的內孔安裝有調節活塞(25),所述調節活塞(25)的右側端面與所述平衡閥彈簧(26)的左側端面接觸,調節螺釘(24)通過螺紋安裝在所述調節閥座(22)中,所述調節螺釘(24)的右側端面與所述調節活塞(25)的左側端面接觸,鎖緊螺母(23)通過螺紋與所述調節螺釘(24)連接,所述鎖緊螺母(23)的右側端面與所述調節閥座(22)的左側端面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負載壓力-流量補償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29)右側安裝有滑動密封與所述平衡閥閥體(13)內孔形成密封,所述閥座(30)外表面安裝有滑動密封與所述平衡閥閥體(13)的內孔形成密封,所述閥套(21)的內孔安裝有O形圈與所述閥芯(29)左端外表面形成滑動密封,所述閥套(21)的外表面設置有兩處密封與所述平衡閥閥體(13)密封,所述調節閥座(22)的外表面安裝有密封圈與所述閥套(21)密封,所述調節活塞(25)外表面安裝有O形圈與所述調節閥座(22)的內孔形成密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壓力-流量補償平衡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兩位兩通換向閥(7)采用插裝式結構安裝在所述平衡閥閥體(13)的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匯智高端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匯智高端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5582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