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關于結合面法向接觸參量的測量方法及測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55704.8 | 申請日: | 2020-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11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凱;李國喜;張萌;韓仁袖;蘭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9/00 | 分類號: | G01N19/00;G01M5/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國科天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董惠文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關于 結合 接觸 參量 測量方法 測量 系統 | ||
1.一種關于結合面法向接觸參量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裝配前獲取兩零部件待接觸的結合面采樣數據點,并按照位置分布形成的表面點云進行預處理形成完備的點云數據;
步驟2,將其一零部件的點云數據翻轉至與另一零部件的點云數據的坐標平面平行,形成彼此分離且上、下兩表面對稱的點云數據;
步驟3,裝配后獲取兩零部件結合面之間的實際接觸載荷;
步驟4,將其中一個表面的點云數據向另一表面移動進行仿真迭代計算,在兩表面點云至少有一個點發生重合時,基于表面微凸體之間的彈性耦合和聚結作用計算此時結合面的接觸面積和接觸剛度;并根據所述結合面的接觸面積計算接觸載荷,當所述接觸載荷大于或等于所述實際接觸載荷時,結束迭代并輸出接觸剛度和接觸面積;
所述步驟4包括:
步驟41,重合點周圍的鄰近點未接觸時,該重合點為微接觸區域內的首次重合點,稱為微接觸區域的接觸點CPi,計算接觸點CPi的綜合曲率半徑Ri;
重合點周圍的鄰近點接觸時,根據重合點和已接觸的鄰近點的坐標位置,組成所在的微接觸區域,計算所述微接觸區域的實際微接觸面積ai;
步驟42,統計結合面上已有的微接觸區域及接觸點,考慮微凸體之間的彈性耦合和聚結作用,根據上下零部件材料的綜合彈性模量E′、當前微接觸區域的接觸點CPi的綜合曲率半徑Ri、當前微接觸區域的實際微接觸面積ai,計算當前微接觸區域的接觸剛度和接觸載荷,累加所有微接觸區域的接觸剛度和接觸載荷分布得到結合面的總接觸剛度和總接觸載荷;
步驟43,在計算的總接觸載荷大于或等于實際接觸載荷時,結束迭代并輸出接觸剛度和接觸面積;
所述步驟41中計算接觸點CPi的綜合曲率半徑Ri的步驟包括:
步驟411,根據接觸點CPi和鄰近點的坐標位置,計算上、下表面點云在接觸點CPi位置的平均曲率半徑R1i和R2i,兩者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vi為CPi點的向量坐標,vj為CPi鄰近點的向量坐標,其中0<j≤k,k為鄰近點總數,AVori為CPi點與所有鄰近點中任意相鄰兩點兩兩連線組成三角形的外接圓心向以CPi點為頂點的兩條三角形邊做垂線形成的四邊形面積和,θi,j為三角形Δvivjvj+1中邊vjvi的對角,λi,j為三角形Δvivjvj-1中邊vjvi對應的角,Nvi為相鄰兩鄰近點與CPi點兩兩連線組成三角形的單位法向量;
根據計算公式計算CPi的綜合曲率半徑Ri;
所述步驟41中計算當前微接觸區域的實際微接觸面積ai的步驟包括:
步驟412,當前微接觸區域的實際微接觸面積ai為:
Sd=Mg×Δx
Mg=(ymax-ymin+xmax-xmin+4)×2
其中Ng為當前微接觸區域已發生重疊的接觸點總數,Δx為數據點采樣間隔,Sd為微接觸區域所覆蓋的網格邊界周長,Mg為沿著微接觸區域所覆蓋的邊界沿水平和垂直方向邊界網格點的數量,xmax、xmin、ymax和ymin分別為當前微接觸區域內所有已發生重疊的數據點橫坐標x、縱坐標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所述步驟42中計算當前微接觸區域的接觸剛度和接觸載荷的步驟包括:
步驟421,計算結合面上每個接觸點CPj與當前微接觸區域接觸點CPi的距離dij,公式為:
其中,xi、xj、yi和yj分別為CPi和CPj的橫坐標、縱坐標;0<j≤nI,nI為接觸點總數;
步驟422,根據nI的大小、i與j的關系、CPj與CPi的關系及每個dij的大小、計算當前微接觸區域接觸點CPi的實際變形深度δni;
步驟423,根據公式得到當前微接觸區域接觸剛度kn;根據公式得到當前微接觸區域接觸載荷p。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5570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