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EMI的深溝槽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55617.2 | 申請日: | 2020-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8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薛璐;何軍;胡興正;劉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華瑞微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06 | 分類號: | H01L29/06;H01L29/78;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華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梁金娟 |
| 地址: | 211899 江蘇省南京市浦***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emi 深溝 mos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善EMI的深溝槽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該器件包括襯底、若干層中間外延層和表面外延層,中間外延層和表面外延層內形成有溝槽,溝槽的底部設置在最底層的中間外延層內,溝槽內填充有第二導電類型的雜質,溝槽的兩側的每層中間外延層上側形成若干個第一導電類型的pillar,第一導電類型的pillar的端部深入至溝槽的內部。本發明通過在溝槽的兩側設置若干個第一導電類型的pillar,從而改變溝槽內的第二導電類型的pillar的形狀,使得開關過程中,Coss的充放電會變緩,減小了開關震蕩,降低了開關噪聲,EMI性能得到提升;且由于未增加整體的EPI厚度及光罩層,成本也不會增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善EMI的深溝槽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普通DeepTrench超結MOS功率管的剖面圖由于其工藝方法的特征,導致P-pillar形貌在是垂直平滑的;在對EMI有高要求的電源適配器類型應用中,P-pillar平滑的形貌會導致MOS開關過程中,Coss充放電快,震蕩大,噪聲多,EMI性能不佳。因此,有必要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改善EMI的深溝槽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善EMI的深溝槽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提供第一導電類型的襯底,在所述襯底上制作若干層中間外延層,每層中間外延層的上側注入形成有第一導電類型的重摻雜層,在最上層中間外延層上側制作表面外延層;
步驟2,在所述表面外延層上長掩蔽層,在有源區內的掩蔽層上制作JEFT注入開口,并通過所述JEFT注入開口對表面外延層進行JEFT注入操作,以在表面外延層上形成JEFT注入區;
步驟3,在所述掩蔽層上制作溝槽開口,并通過所述溝槽開口在表面外延層和中間外延層上制作溝槽,溝槽的底部設置在最底層的中間外延層內,向所述溝槽內填充第二導電類型的雜質;
步驟4,執行退火操作,以將所述重摻雜層退火形成端部深入至溝槽內部的第一導電類型的pillar;
步驟5,在表面外延層、JEFT注入區和溝槽的上側長氧化層,并將有源區內的氧化層去除,僅保留終端區的氧化層;
步驟6,在所述氧化層和有源區內的表面外延層的上側長柵氧化層,在有源區內的柵氧化層的上側沉積多晶,并進行多晶摻雜,并刻蝕掉溝槽上側以及有源區與終端區之間的多晶及柵氧化層;
步驟7,在有源區內多晶兩側的表面外延層及多晶執行雜質注入和推阱操作,以形成第一導電類型的重摻雜區,同時對多晶重摻雜;
步驟8,在所述表面外延層、溝槽、第一導電類型的重摻雜區和多晶的上側沉積介質層,在所述介質層上刻蝕形成連接孔;
步驟9,在所述介質層的上側及連接孔內濺射形成金屬層,并將所述金屬層刻蝕形成柵區和源區。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導電類型的重摻雜層的注入元素為磷,注入的能量60-80KeV,注入的劑量1E12-3E12。
進一步的,所述中間外延層包括6至8層。
進一步的,在步驟4中的退火操作前,還在溝槽四周的表面外延層內注入形成有第二導電類型的結區,所述溝槽的上端外側與第二導電類型的結區連接。
進一步的,每層中間外延層的電阻率為1-3Ω.cm,且其厚度為5-7u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華瑞微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華瑞微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556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方便拆卸的化工生產用儲罐
- 下一篇:一種后置旋轉式旋耕播種施肥開溝機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