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50852.0 | 申請日: | 2020-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48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程青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品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0 | 分類號: | A01B79/00;A01B79/02;A01G20/00;A01K67/02;A01K61/10;A01K61/51;C05F1/00;C05F17/20;C05F11/00;C05G3/80;C05D3/02;C05D9/00;C05F11/08;C05G5/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nt 自然 活性 土壤 技術 | ||
1.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將待修復土地劃分為尺寸相同的9塊,且這9塊土地呈九宮格排列,分別標號為1-9號;
2)在1-4、7-9號土地的邊緣修筑田埂,所述田埂高度為0.5米;
3)在5號土地開挖魚塘,魚塘深度2米,并投入羅非魚、草魚魚苗和田螺,在6號土地搭建鴨棚和鵝棚,6號土地與5號土地交界處設置便于鴨子、鵝進入魚塘的棧道,并且在5和6號土地外周搭建護欄;
4)在1-4、7-9號土地上種植黑麥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開始計時;
5)當計時滿6個月后,開始將黑麥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割取投入5號土地的魚塘和6號土地的鴨棚、鵝棚;與此同時往魚塘內投入水葫蘆幼苗,按照每畝投放2市斤的量進行投放;
6)將6號土地產生的所有糞便投入5號土地的魚塘內;
7)當計時滿10個月后開始定期抽取5號土地魚塘內的水灌溉1-4、7-9號土地,與此同時開始定期將6號土地產生的鴨毛、鵝毛混合巨大芽孢桿菌后均勻投入到1-4、7-9號土地;與此同時將魚塘內產出的水葫蘆打撈出三分之二均勻埋入1-4、7-9號土地中;
8)當計時滿12個月后開始定期挖取5號土地魚塘內的淤泥均勻投入到1-4、7-9號土地,與此同時,開始定期投入粉碎的石灰巖和玄武巖到1-4、7-9號土地;
9)當計時滿60個月后土壤修復完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1-9號土地面積均為1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1-4、7-9號土地的田埂均設有排水渠通向5號土地的魚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黑麥草、墨西哥玉米草、狼尾草種植方式為撒播種子,上述三者的種子按照重量比2:1:2進行稱取并混合,按照每畝15市斤的量進行均勻撒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1-4、7-9號土地的植物按照土地標號順序割,第一天割1號土地,第二天割2號土地,以此類推,且每次只割一塊土地上的七分之一植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巨大芽孢桿菌重量是鴨毛、鵝毛重量之和的百分之一,每周操作一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中,石灰巖和玄武巖的重量比為2:1,每畝單次投入5公斤,每月操作一次。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大芽孢桿菌采用包覆法處理,以減緩釋放速度,所述包覆法包括以下步驟:
生物質組合物包含具有一定顆粒大小分布的固體生物質顆粒,生物質顆粒為混合有巨大芽孢桿菌的奶酪,所述顆粒大小小于180μ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法還包括以下步驟:按重量份計,將聚(α-蘋果酸)50~80份、聚乙二醇20~30份混合后分散于三氯甲烷300~400份中,升溫攪拌,再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5~8份,邊攪拌邊反應,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加入至石油醚300~400份,濾取沉淀物,用水沖洗沉淀物,再進行干燥后,得到基體材料;將尿素20~30份、磷酸銨10~20份、硫酸銨10~20份分散于100~120份水中,再升溫后,加入淀粉30~40份,攪拌均勻后,冷卻后,將析出的固體物濾出,得到淀粉包覆的肥料晶體;將基體材料、淀粉包覆的肥料晶體與水100~200份混合,再邊攪拌邊滴加由環糊精配置成的水溶液,滴加完畢后,進行超聲反應,反應結束后,靜置至少10小時,將生物質組合物嵌入肥料晶體中成為被包覆的生物緩釋組合物。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CNT自然農法活性土壤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溫攪拌的步驟中,升溫溫度是40~50℃,攪拌時間0.5~1小時,反應時間是35~45℃,反應時間1~2小時,干燥時間是110~120℃,干燥時間4~6小時,升溫溫度是80~90℃,冷卻溫度1~3℃,超聲反應時間是20~40min,反應時間溫度10~20℃,環糊精是指β環糊精,由環糊精配置成的水溶液的濃度是50~80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品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品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5085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