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土體重塑樣的制樣脫模裝置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50417.8 | 申請日: | 2020-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1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諶文武;賈全全;童艷梅;郭志謙;賈博博;蔡韜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36 | 分類號: | G01N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劉紅陽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重 脫模 裝置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屬于巖土工程,地質工程,文物保護及土壤科學領域,具體為一種土體重塑樣的制作脫模裝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頂板和底板,頂板和底板之間通過支撐柱相互安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上安裝有可活動的上升臺和下降臺,上升臺與頂板之間,下降臺與底板之間均設置有驅動組,上升臺和下降臺之間可放置套筒組和壓實柱組;本裝置采用雙面壓樣配合帶有刻度的模具,使獲得的試樣的均勻性與密度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且制樣、脫模一體化實現,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時結合不同類型的模具,能夠制出不同形狀及尺寸的試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屬于巖土工程,地質工程,文物保護及土壤科學領域,具體為一種土體重塑樣的制作脫模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巖土工程、地質工程等領域的工程實踐及科學研究都需要大量的土體重塑樣來進行實驗,土體的制樣裝置,脫模裝置,制樣方法都是土工試驗中一個突出的問題。目前對于土體重塑樣制樣及脫模裝飾各式各異,大多數裝置的制樣及脫模部分都是分離的,而且部分制樣裝置成本太高,不適合大規模大批量的進行土體重塑樣的制樣,而且制樣過程中存易存在如下問題:
1.試樣制作不均勻。傳統的土工制樣裝置由于壓實制樣是單面進行壓實的,導致制作的試樣一側密度較大,而一側密度較小。致使后期進行土體試驗過程中出現誤差。
2.制樣時不便于控制試樣體積。對于土體重塑樣的制作一般都是設計一定的干密度制作的,在傳統壓樣過程中會對試樣模具相應位置上標定記號,以便獲取一定干密度的試樣,但由于人工操作,導致誤差較大。
3.制樣后需要再到脫模裝置上脫模,導致效率低下,耗費時間長。
4.制樣成本高。傳統的制樣裝置加脫模裝置導致制樣模具成本提升。其次部分制樣方法依賴于擊實儀及壓力機等儀器,使成本提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土體重塑樣的制作脫模裝置及使用方法,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止癢脫模中存在的問題,本裝置采用雙面壓樣配合帶有刻度的模具,使獲得的試樣的均勻性與密度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且制樣、脫模一體化實現,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時結合不同類型的模具,能夠制出不同形狀及尺寸的試樣。
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土體重塑樣的制樣脫模裝置,包括頂板1和底板2,頂板1和底板2之間通過支撐柱10相互安裝,所述支撐柱10上安裝有可活動的上升臺3和下降臺4,上升臺3與頂板1之間,下降臺4與底板2之間均設置有驅動組,上升臺3和下降臺4之間可放置套筒組和壓實柱組。
所述驅動組由若干機械千斤頂6和傳動軸7組成,傳動軸7驅動機械千斤頂6。
所述上升臺3和下降臺4居中位置分別設置有上脫模口9和下脫模口8。
所述下脫模口8上可放置蓋板5,蓋板4最小邊長大于上升臺3和下降臺4上的上脫模口9和下脫模口8的直徑。
所述上升臺3和下降臺4之間的支撐柱10上套接有彈簧11。
所述上升臺3和下降臺4之間設置有量力環12和分表13。
所述上脫模口9和下脫模口8的直徑介于套筒組的內徑和外徑之間。
所述套筒組分為圓形模具套筒14和方形模具套筒16,所述壓實柱組分為圓形模具壓實柱15和方形模具壓實柱17,圓形模具套筒14和圓形模具壓實柱15、方形模具套筒16和方形模具壓實柱17配合使用。
所述圓形模具套筒14、圓形模具壓實柱15、方形模具套筒16和方形模具壓實柱17上均設置有刻度值。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土體重塑樣的制樣脫模裝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大學,未經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5041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