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方法、系統及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47643.0 | 申請日: | 202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183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瑜杰;吳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微波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W36/18 | 分類號: | H04W36/18;H04W80/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國中 |
| 地址: | 20006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切換 損失 處理 方法 系統 介質 | ||
1.一種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在UE完成隨機接入到目標DU后,CU-UP的原PDCP實體向目標PDCP實體轉發未發送給UE的數據;
步驟2:待原PDCP實體向目標PDCP實體轉發完數據后通知CU-CP,CU-CP獲取原PDCP實體數據轉發完的時間點;
步驟3:待收到UE發送的RRC重配置完成后,根據時間點刪除原DU和CU-UP中原PDCP實體的數據;
所述數據包括PDU會話的無線數據承載DRB和數據流標識QFI;
UE為用戶體驗;DU為分布單元;CU-UP為集中單元-用戶面;PDCP為分組數據匯聚協議;CU-CP為集中單元-控制面;RRC為無線資源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PDCP實體轉發數據時,新增結束標識END_MARKER,通知CU-CP已經轉發結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CU-CP刪除原DU和CU-UP中原PDCP實體資源的時機同時滿足:
--收到UE發送的RRC重配置完成;
--原PDCP實體向目標PDCP實體轉發數據結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當CU-UP收到原DU發送的下行數據時,獲取開始序列號SN,隨機CU-UP將原DU沒有發送的數據轉發到對應新DU的CU-UP實體中,并且當所有未成功傳輸的數據轉發完之后,原CU-UP通知新的CU-CP,新的CU-CP才能釋放原DU的資源。
5.一種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塊M1:在UE完成隨機接入到目標DU后,CU-UP的原PDCP實體向目標PDCP實體轉發未發送給UE的數據;
模塊M2:待原PDCP實體向目標PDCP實體轉發完數據后通知CU-CP,CU-CP獲取原PDCP實體數據轉發完的時間點;
模塊M3:待收到UE發送的RRC重配置完成后,根據時間點刪除原DU和CU-UP中原PDCP實體的數據;
所述數據包括PDU會話的無線數據承載DRB和數據流標識QFI;
UE為用戶體驗;DU為分布單元;CU-UP為集中單元-用戶面;PDCP為分組數據匯聚協議;CU-CP為集中單元-控制面;RRC為無線資源控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原PDCP實體轉發數據時,新增結束標識END_MARKER,通知CU-CP已經轉發結束。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CU-CP刪除原DU和CU-UP中原PDCP實體資源的時機同時滿足:
--收到UE發送的RRC重配置完成;
--原PDCP實體向目標PDCP實體轉發數據結束。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數據切換無損失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當CU-UP收到原DU發送的下行數據時,獲取開始序列號SN,隨機CU-UP將原DU沒有發送的數據轉發到對應新DU的CU-UP實體中,并且當所有未成功傳輸的數據轉發完之后,原CU-UP通知新的CU-CP,新的CU-CP才能釋放原DU的資源。
9.一種存儲有計算機程序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微波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經上海微波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4764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