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45901.1 | 申請日: | 202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06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昌華;彭學平;胡芝娟;陳廷偉;林敏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9/04 | 分類號: | F27B19/04;F27D17/00;B01D53/76;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張倩 |
| 地址: | 30040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解 分區 組織 燃燒 系統 工藝 | ||
1.一種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包括回轉窯、連接回轉窯窯尾的窯尾煙室、分解爐、分解爐燃料喂料點、分解爐生料喂料點和三次風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窯尾煙室與分解爐的窯氣煙道,窯氣煙道燃料喂料點;所述窯氣煙道的入爐口與分解爐錐體側面或分解爐柱體底部側面連接,使出窯氣煙道的煙氣從分解爐側面蝸殼式切向旋流進入,煙氣進入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范圍內;所述三次風管分上下兩個支管,包括三次風下支管和三次風上支管,所述三次風下支管位于分解爐錐體正下方,三次風下支管與分解爐錐體底部連接,使三次風從分解爐底部中心縱向向上進入,在分解爐截面上形成中心濃氧區和外圍淡氧區的氣流分布環境;所述三次風上支管與分解爐柱體的中部連接;
所述窯氣煙道內為強還原區;所述三次風上支管以下的分解爐內空間為弱還原區;所述三次風上支管以上的分解爐內空間為燃燼區;在窯氣煙道和分解爐的組合燃燒空間中形成強還原區-弱還原區-燃燼區相結合的縱向梯度燃燒環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窯氣煙道燃料喂料點位于窯氣煙道下部,所述窯氣煙道上設窯氣煙道生料喂料點,所述窯氣煙道生料喂料點位于窯氣煙道燃料喂料點上方。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爐燃料喂料點至少有一支位于窯氣煙道的入爐口的下方,所述分解爐生料喂料點包括分解爐生料下喂料點和分解爐生料上喂料點,兩個分解爐生料喂料點均位于三次風上支管進風口的下方;所述分解爐生料下喂料點位于窯氣煙道的入爐口下方的分解爐燃料喂料點之上;分解爐生料上喂料點位于分解爐柱體中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爐生料下喂料點位于分解爐錐體上或位于分解爐柱體下部。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爐錐體和三次風下支管的入爐口之間設有分解爐底部柱段,所述分解爐生料下喂料點和位于窯氣煙道的入爐口下方的分解爐燃料喂料點位于分解爐底部柱段上。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爐柱體上設有分解爐中部縮口,所述分解爐中部縮口位于分解爐生料上喂料點下方。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風上支管和三次風下支管上均設三次風閥門。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風下支管的底部彎頭下方設卸料倉和與卸料倉連接的料管,所述料管另一端與窯尾煙室連接,所述料管上設鎖風閥。
9.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進行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采用在分解爐主燃燒區截面上形成中心為濃氧區、外圍為淡氧區的橫向分區燃燒環境,并在窯氣管道和分解爐的組合燃燒空間中形成強還原區-弱還原區-燃燼區相結合的縱向梯度燃燒環境,實現自脫硝和燃料燃燼;所述橫向分區燃燒環境通過使三次風從分解爐底部中心縱向向上進風,出窯氣煙道的煙氣從分解爐側面蝸殼式切向旋轉進風來實現,在旋轉離心力作用下,出窯氣煙道的煙氣在分解爐的外圍形成淡氧區,三次風在分解爐的中心形成濃氧區;所述縱向梯度燃燒環境通過三次風、燃料、生料的分級喂入來實現,所述強還原區為位于窯氣煙道內的區域,窯氣煙道內喂入過量燃料,控制強還原區過氧系數小于0.8,還原出窯煙氣中的NOx,溫度控制在850~1150℃;所述弱還原區為三次風上支管以下的分解爐區域,調節三次風的分風比例控制弱還原區過氧系數為0.8~1.0,抑制分解爐燃料燃燒產生的NOx,溫度控制在950~1150℃;所述燃燼區為三次風上支管以上的分解爐區域,控制燃燼區過氧系數大于1.0,滿足燃料燃燒用氧需求。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分解爐分區組織燃燒自脫硝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風下支管的入爐口處風速不低于10m/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4590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