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45866.3 | 申請日: | 202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50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柴曉利;戴曉虎;陸斌;徐勤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瑩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硅藻土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聚氨酯于180℃~230℃加熱熔融,轉化為液體膠狀聚氨酯;
S2:將所述S1步驟得到的液體膠狀聚氨酯用噴霧器以1.2mL/min~30mL/min的噴出速度噴出,加入與所述聚氨酯質量比為(1:3)~(2:1)的生物炭和硅藻土混合物;
S3:將所述S2步驟得到的混合物冷卻,形成以多孔性聚氨酯為粘合劑的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驟的加熱熔融時間大于3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驟采用的生物炭的粒徑范圍為0.15mm~0.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驟采用的硅藻土的粒徑范圍為0.15mm~0.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驟加入的所述生物炭和硅藻土混合物中,生物炭和硅藻土的質量比為(1:5)~(5: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驟的冷卻時間為1h~5h。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材料為球狀顆粒形態,顆粒粒徑在0.5mm~1.5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所述復合材料中的生物炭為電子儲存能力的碳基材料,作為電子供體強化污水中的生物反硝化性能,與所述硅藻土提升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性能,實現污染水體中氮的強化脫除,去除率達到82%以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炭-硅藻土復合材料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材料應用于不同pH的污水,所述pH范圍為3~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4586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