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石運輸道路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45758.6 | 申請日: | 202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8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松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世邦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00 | 分類號: | E01C1/00;E01C11/00;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黃貞君;馮振華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石 運輸 道路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將道路上的垃圾匯集并,同時具有截留雜物功能的礦石運輸道路結構。本發明提供的礦石運輸道路結構,包括:主體道路,具有弧形路面;以及道路防護結構,設置在所述主體道路與綠化結構之間,用于截留雜物,其中,所述道路防護結構包括:路沿單元,靠近所述主體道路,用于遮擋雜物;排污孔,貫穿設置在所述路沿單元上;排污槽,設置在所述路沿單元遠離所述主體道路的一側,通過所述排污孔與所述主體道路連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路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石運輸道路結構。
背景技術
礦山開采用的道路,兩側布置有樹木,容易在道路兩側堆積樹葉,而落葉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污染路面;同時礦山開采用道理在車輛運輸過程中難免會有粉塵、落料等雜物,進一步導致道路路面臟亂,且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路面人工清理困難;一旦車輛經過,路面上粉塵在時容易引起揚塵,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因此,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道路上的垃圾匯集并,同時具有截留雜物功能的礦石運輸道路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礦石運輸道路結構,包括:主體道路,具有弧形路面;以及道路防護結構,設置在所述主體道路與綠化結構之間,用于截留雜物,其中,所述道路防護結構包括:路沿單元,靠近所述主體道路,用于遮擋雜物;排污孔,貫穿設置在所述路沿單元上;排污槽,設置在所述路沿單元遠離所述主體道路的一側,通過所述排污孔與所述主體道路連通。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排污孔的截面形狀為喇叭形狀。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排污孔的喇叭口角度為15~30°。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截面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邊寬度為100~200mm,所述梯形的下邊寬度為200~300mm。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排污孔的底部斜面與水平面夾角為15~60°。
在一個實施例中,相鄰所述排污孔之間的間隔為5000~10000mm。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體道路的路面寬度為4000~6000mm,弧度弦高為10~50mm。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弧形路面采用混凝土、瀝青或者水泥磚鋪設。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路沿單元的高度為400~1500mm,寬度為200~30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設置在主體道路與綠化結構之間的道路防護結構對雜物進行截留,不僅通過路沿單元遮擋綠化結構的落葉雜物,還通過路沿單元匯集從運輸車輛上掉落落料、粉塵等雜物;可以通過雨水沖洗或者清掃方式將雜物從排污孔推送到排污槽中,以達到路面保持清潔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礦石運輸道路結構的俯視圖;及
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礦石運輸道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礦石運輸道路結構100包括主體道路10和道路防護結構20。礦石運輸道路結構100兩邊設置綠化結構30。綠化結構30可以是種植在道路兩旁的樹木等。
如圖2所示,主體道路10具有弧形路面。弧形路面為呈弧形中間高兩邊低,弧形路面寬度一般為4000~6000mm,弧形弦高為10~50mm,弧形路面方便積水向道路兩側流淌。弧形路面可以采用混凝土鋪設,也可以采用瀝青或者水泥磚鋪設。在一個實施例中,弧形路面寬度一般為4000mm,弧形弦高為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世邦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世邦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457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