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圓盤凸輪型雙作用泥漿泵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45147.1 | 申請日: | 202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48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田宏杰;田東莊;董萌萌;榮明達;米隴峰;周春;李鵬;溫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15/02 | 分類號: | F04B15/02;F04B9/04;F04B53/10;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趙中霞 |
| 地址: | 71007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圓盤 凸輪 作用 泥漿泵 | ||
1.一種圓盤凸輪型雙作用泥漿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漿泵箱體(1)、動力端總成(2)和液力端總成(3);
所述動力端總成(2)包括設在泥漿泵箱體兩側的圓盤凸輪機構(21)、連接兩圓盤凸輪機構的動力連接軸(22)以及多個帶滾輪連桿驅動機構(23);
所述圓盤凸輪機構(21)包括:從內到外依次同軸布設的圓盤凸輪(211)、軸承(212)和側箱體(213)以及設在側箱體(213)端部的側箱蓋(214);所述圓盤凸輪(211)一側面為波峰波谷交替的曲面,泥漿泵箱體(1)側的兩個圓盤凸輪(211)的曲面相對且錯位布設以使一個圓盤凸輪(211)的波峰對應另一個圓盤凸輪(211)的波谷確保兩個圓盤凸輪(211)的兩個曲面之間的軸向距離始終相等;所述帶滾輪連桿驅動機構(23)包括能緊貼所述曲面滾動的滾輪(231)、滾輪架(232)和用以將滾輪(231)安裝在滾輪架(232)上的滾輪銷(233);所述動力連接軸(22)位于圓盤凸輪(211)的中心軸線并能帶動兩個圓盤凸輪(211)同步轉動;
所述泥漿泵箱體(1)包括殼體(11)、設在殼體內壁的多個沿殼體內壁周向均布的活塞缸(12),且活塞缸(12)的中軸線與動力連接軸(22)的中軸線平行;
所述液力端總成(3)包括:沿所述活塞缸(12)中軸線設置的活塞桿(31)、設在活塞桿(31)中部的活塞(32)、設在活塞(32)和活塞缸(12)之間且緊貼活塞缸(12)內壁的活塞缸襯套(33)以及設在活塞缸(12)兩端且與活塞桿(31)動密封的端面密封蓋(34);活塞(32)兩側的腔體側壁均設有吸入高壓閥(35)及排出高壓閥(36);所述活塞桿(31)兩端均連接所述滾輪架(232),以當圓盤凸輪(211)轉動時滾輪(231)在曲面上起伏使活塞桿(31)能在兩個圓盤凸輪(211)之間軸向往復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凸輪型雙作用泥漿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連接軸(22)與圓盤凸輪(211)之間通過鍵連接實現周向固定;
動力連接軸(22)上設有兩個分別緊貼兩個圓盤凸輪的臺肩且位于兩個圓盤凸輪(211)之間,動力連接軸(22)的一端穿出一個圓盤凸輪(211)中心并安裝有軸蓋,用于實現兩個圓盤凸輪(211)的軸向固定;
動力連接軸(22)的另一端穿出另一個圓盤凸輪(211)中心并通過連接鍵與驅動電機連接以驅動動力連接軸(22)帶動圓盤凸輪(211)轉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凸輪型雙作用泥漿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212)的內圈與圓盤凸輪(211)過盈配合,軸承(212)的外圈與套在外部的圓筒形的側箱體(213)過盈配合;從而當圓盤凸輪(211)隨動力連接軸(22)轉動時,側箱體(213)和側箱蓋(214)不動;
在軸承(212)上配置有內圈擋板和外圈擋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凸輪型雙作用泥漿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架(232)包括U形安裝部、中部直桿和盤狀尾部,在盤狀尾部設有定位孔;所述滾輪(231)通過滾輪銷(233)安裝在U形安裝部內,中部直桿與活塞桿(31)同軸;
所述活塞桿(31)兩個端部為盤狀端部,盤狀端部中心為定位柱;且定位柱能插進定位孔內使盤狀端部與所述滾輪架(232)的盤狀尾部相對;在盤狀端部和盤狀尾部上安裝有盤夾(4),所述盤夾(4)的圓形內壁上設有用以放置所述盤狀端部和盤狀尾部的環形凹槽;所述盤夾(4)包括能相互拼接成圓形內壁的兩個夾體,且兩個夾體之間通過螺栓緊固以實現盤夾(4)的拆卸和安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凸輪型雙作用泥漿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高壓閥(35)和排出高壓閥(36)均包括閥座、彈簧、上閥蓋和閥芯;閥座與上閥蓋通過螺紋連接,閥芯設在閥座與上閥蓋之間,彈簧設在閥芯與上閥蓋之間;閥芯上端有導向柱,上閥蓋上端有導向孔,導向柱在導向孔中滑動用于軸向導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4514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擬合測量薄膜厚度的方法
- 下一篇:模擬香煙燃燒效果的電子煙及其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