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及使用該保護劑的噴霧干燥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645117.0 | 申請日: | 202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63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方曙光;劉順;達旭陽;史禎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微康益生菌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04;A23K10/18;A23L33/135;C12R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lián)瑞聯(lián)豐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凝結 芽孢 桿菌 噴霧干燥 保護 使用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及使用該保護劑的噴霧干燥方法,涉及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的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包括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0.5?1wt%的甘露糖、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2?4%wt的蔗糖和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5?7%wt的脫脂乳粉。針對凝結芽孢桿菌不同個體成熟度不一致,耐熱性有較大差異的特點,在噴霧干燥之前對菌懸液進行熱應激處理能夠增強芽孢對高溫的耐受性;含甘露糖、蔗糖、脫脂乳粉等成分的噴霧干燥保護劑安全、有效,按成分和含量添加后,能夠大幅提高凝結芽孢桿菌芽孢在噴霧干燥過程中高溫、干燥失水環(huán)境下的存活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及使用該保護劑的噴霧干燥方法。
背景技術
凝結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又稱乳酸芽孢桿菌,除了能產(chǎn)生乳酸,具有一般乳酸菌的益生功效外,還能形成芽孢,抵抗胃酸、膽鹽等作用,順利通過口腔和胃部,在腸道萌發(fā)并發(fā)揮益生功效,與一般乳酸菌相比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已成為益生菌行業(yè)的研究熱點。
凝結芽孢桿菌能夠形成芽孢,但芽孢形成周期長、芽孢脫落難,不同個體耐熱性差異較大。在制備菌粉工藝上,目前大多采用低溫冷凍干燥法,能耗大、周期長、產(chǎn)能低,不利于其工業(yè)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相比冷凍干燥法,噴霧干燥是將濃縮的料液霧化后與高溫干燥熱風混合干燥,具有能耗小、產(chǎn)能高、成本低等優(yōu)點,但其高溫、失水環(huán)境容易導致很大一部分芽孢失活,芽孢存活率低。
目前針對解決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存活率低等問題而開發(fā)噴霧干燥保護劑的研究較少,其中大多采用麥芽糊精、玉米淀粉、海藻糖等傳統(tǒng)噴霧干燥保護劑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對提高存活率效果不明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及使用該保護劑的噴霧干燥方法,解決現(xiàn)有的針對凝結芽孢桿菌的噴霧干燥大多直接噴霧干燥,存活率低;少數(shù)采用采用麥芽糊精、玉米淀粉、海藻糖等傳統(tǒng)噴霧干燥保護劑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對提高芽孢存活率效果不明顯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包括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0.5-1wt%的甘露糖、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2-4%wt的蔗糖和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5-7%wt的脫脂乳粉。
優(yōu)選的,包括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0.75wt%的甘露糖、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3%wt的蔗糖和占待噴霧干燥的凝結芽孢桿菌濃縮料液6%wt的脫脂乳粉。
一種使用所述的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的噴霧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離心重懸的凝結芽孢桿菌菌懸液熱誘激處理;
(2)降溫后加入所述的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混勻;
(3)使用噴霧干燥塔進行噴霧干燥制備凝結芽孢桿菌菌粉。
優(yōu)選的,步驟(1)中熱誘激處理溫度為45-55℃,處理時間為10-20min。
優(yōu)選的,步驟(2)中降溫至14-16℃后,加入所述的凝結芽孢桿菌噴霧干燥保護劑,混合均勻。
優(yōu)選的,步驟(3)中使用噴霧干燥塔進行噴霧干燥時,噴霧干燥塔進風溫度為158-162℃,出風溫度為80-84℃,噴霧干燥塔內真空度為-0.01MPa~-0.02MPa。
優(yōu)選的,噴霧干燥后凝結芽孢桿菌菌粉的含水量小于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微康益生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武漢微康益生菌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451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