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泥窯頭可調雙壓余熱回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9468.0 | 申請日: | 2020-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5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偉;余旭;侯清瓊;郭敏;萬先浪;于波;劉建;王國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F27D19/00;F22B1/18;F22B31/08;F22G7/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劉凱 |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泥 可調 余熱 回收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水泥生產余熱利用技術領域,旨在解決目前技術難以滿足水泥余熱回收系統對余熱回收效率和系統工作穩定性要求的問題,提供一種水泥窯頭可調雙壓余熱回收系統,其包括篦冷機、高溫收塵器、中溫收塵器、雙壓AQC鍋爐、除塵器、引風機、煙囪;篦冷機設有高/中/低溫三個取風口。高/中溫取風口分別通過高/中溫收塵器后進入雙壓AQC鍋爐;低溫取風口通過低溫調節閥連接于除塵器入口;雙壓AQC鍋爐內設置有隔板,隔板將煙氣通道分成高溫煙道和中溫煙道;高溫進風口通過管道連接于高溫收塵器,中溫進風口通過管道連接于中溫收塵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滿足水泥余熱回收系統對余熱回收效率和系統工作穩定性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泥生產余熱利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水泥窯頭可調雙壓余熱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開發和應用水泥余熱回收技術,是水泥行業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現有技術中,為了利用水泥窯窯頭煙氣余熱回收發電,都集中在怎樣最大限度地抽取篦冷機熱端余熱,熱力系統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不僅關系到水泥窯系統余熱的回收效率,而且關系到能否適應水泥窯系統工況波動的,是否具備長期穩定運行的技術條件。
目前,在常用的水泥余熱回收系統技術中,有單壓熱力系統和雙壓熱力系統兩種。對于單壓熱力系統,其特點是:系統構成簡單,但熱回收效率低,發電能力低。對于雙壓熱力系統,通常是抽取高溫煙氣通過高壓段過熱器、高壓段蒸發器、高壓段省煤器、低壓段過熱器、低壓段蒸發器、公用省煤器。其特點和不足之處具體體現在:
1、熱力系統的雙壓AQC鍋爐結構較復雜,受熱面較多,依次按順序布置,造成鍋爐高度增加,鍋爐煙氣阻力增加,鍋爐管道布置較復雜;
2、篦冷機高溫段煙氣量相對較少,低溫段煙氣量相對較多,常規設計通常都在篦冷機一個點抽取高溫煙氣通過高壓段過熱器、高壓段蒸發器、高壓段省煤器、低壓段過熱器、低壓段蒸發器、公共省煤器熱,沒有將高溫熱源和低溫熱源分開,熱量的梯級利用效果較差;
3、通常情況下,一旦工程設計完成之后,煙氣抽氣口位置以及余熱鍋爐受熱面就已經確定,受水泥廠原料和燃料的影響,當實際運行情況與設計工況有出入時,余熱回收系統很難根據水泥廠實際運行情況調節余熱鍋爐吸熱,過熱器參數難以控制,進入汽輪機裝置實際蒸汽參數與汽輪機設計的最佳工況參數有偏離,汽輪機偏離最佳工況運行,使整個余熱回收系統效率較低;
4、由于窯頭煙氣的溫度變化范圍較大,一般在設計入爐溫度的±40℃之間波動,再加上用于加熱補氣的低壓段加熱器布置在鍋爐高壓段的后面,所以補汽用的蒸汽參數難以穩定。這種運行工況將導致補汽系統頻繁的退出、投入,造成操作繁瑣,實際系統效率較低,同時對汽輪機的安全運行造成的影響更大;
綜上所述,目前的技術難以滿足水泥余熱回收系統對余熱回收效率和系統工作穩定性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水泥窯頭可調雙壓余熱回收系統,以解決目前技術難以滿足水泥余熱回收系統對余熱回收效率和系統工作穩定性的要求的問題。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水泥窯頭可調雙壓余熱回收系統,其包括篦冷機、高溫收塵器、中溫收塵器、雙壓AQC鍋爐、除塵器、引風機、煙囪;
篦冷機的前段設置有高溫取風口,高溫取風口通過管道連接于高溫收塵器;在該管道上設置高溫調節閥,用以控制進入高溫除塵器的煙氣量;
篦冷機的中段設置有中溫取風口,中溫取風口通過管道連接于中溫收塵器;在該管道上串聯設置第一中溫調節閥和第二中溫調節閥,用以控制進入中溫收塵器的煙氣量;
在高溫調節閥后管道與第一中溫調節閥和第二中溫調節閥中間管道上設置旁路通道,在旁路通道上設置第一旁路調節閥,用以調節控制進入高溫管道和中溫管道的煙氣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94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