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性能模具鋼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7968.0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6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青春;徐衛明;顧金才;蘭駒;葛建輝;趙博偉;宋小亮;丁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如皋市宏茂鑄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4;C21D8/00;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5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性能 模具鋼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性能模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鋼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份:C為10-30份、Si為1-30份、Mn為50-150份、Cr為50-100份、W為20-100份、Mo為40-100份、V為1-10份、P為1-2.5份、S為0.1-0.5份、B為0.2-0.5份、Ni為60-150份、Nb為1-15份和Fe為9300-98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性能模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鋼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份:C為10-30份、Si為1-30份、Mn為50-150份、Cr為50-100份、W為20-100份、Mo為40-100份、V為1-10份、P為1-1.5份、S為0.1-0.5份、B為0.2-0.5份、Ni為60-150份、Nb為1-15份和Fe為9300-980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性能模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鋼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份:C為10-30份、Si為1-30份、Mn為50-150份、Cr為50-100份、W為20-100份、Mo為40-100份、V為1-10份、P為1-2.5份、S為0.1-0.2份、B為0.2-0.5份、Ni為60-150份、Nb為1-15份和Fe為9300-9800份。
4.一種高性能模具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冶煉:將C為10-30份、Si為1-30份、Mn為50-150份、Cr為50-100份、W為20-100份、Mo為40-100份、V為1-10份、P為1-2.5份、S為0.1-0.5份、B為0.2-0.5份、Ni為60-150份、Nb為1-15份和Fe為9300-9800份的原料進行配料,并高溫熔煉,并進行真空脫氣,經盛鋼包注入鑄模凝固形成鋼錠;
S2、前熱處理:對鋼錠進行加熱,并加熱至1100-1200℃,并進行保溫,保溫時間為15-20h;
S3、熱加工:將加熱過的鋼錠進行降溫處理,溫度為900-1000℃,在上述溫度下進行鍛壓加工;
S4、鍛后熱處理:將進行鍛壓加工過的鋼錠進行正火處理,處理溫度為800-900℃,保溫10-15h,處理結束后自然冷卻;
S5、退火:將冷卻后的鋼錠加熱至600-700℃,并保溫45-48h,設備內冷卻至150-200℃時鋼錠出設備;
S6、預硬化:將經過退火處理的鋼錠加熱至900-950℃,并保溫25-30h,出設備冷卻至150-200℃;
S7、回火熱處理:將預硬化處理過的鋼錠加熱至500-600℃,并保溫35-38h,設備內冷卻至200-250℃時鋼錠出設備,并自然冷卻。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性能模具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對鋼錠的加熱采用分級加熱的方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高性能模具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對鋼錠的加熱溫度在400℃、700℃和1000℃時采取保溫1h。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性能模具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對鋼錠的加熱的升溫速率控制在80-120℃/h。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性能模具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鍛壓加工后,鍛壓壓縮比大于3。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性能模具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7中,在鋼錠自然冷卻后對其進行探傷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如皋市宏茂鑄鋼有限公司,未經如皋市宏茂鑄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796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