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性漆打磨助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6921.2 | 申請日: | 2020-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3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宇凡;孫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宿州冬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7/63 | 分類號: | C09D7/63;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陳文龍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性漆 打磨 助劑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水性漆打磨助劑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水性漆打磨助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按組成配方準備原料,其組成按重量份計算包括山梨醇脂肪酸酯5?15份、消泡劑1?2份、去離子水10?30份、丙酮5?15份、硬脂酸鈣10?50份;S2:用S1中的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釜中,并通過山梨醇脂肪酸酯和丙酮將硬脂酸鈣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反應釜內的反應溫度為80?120℃,得到混合溶劑;S3:啟動S1中反應釜的電機,通過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對反應釜進行均勻攪拌,即獲得水性漆打磨助劑。本發明實現通過活塞、第一彈簧、鉸接桿及第二彈簧能夠在罐體內部壓力過大時進行有效的緩沖吸能,同時降低罐體內部壓力,避免罐體因內部壓力過大導致的破裂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性漆打磨助劑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水性漆打磨助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水性漆就是以水為稀釋劑、不含有機溶劑的涂料,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游離TDI有毒重金屬,無毒無刺激氣味,對人體無害,不污染環境,漆膜豐滿、晶瑩透亮、柔韌性好并且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耐黃變、干燥快、使用方便等特點。可使用在:木器、金屬、塑料、玻璃、建筑表面等多種材質上。
打磨助劑作為木器底漆必不可缺少的一種助劑,可以改善木器表面滑爽性,避免機械打磨時溫度上升,導致涂膜變軟粘在砂紙上或者糊住砂輪。
中國專利(申請號:2014104150101)公開了一種水性漆打磨助劑及其制備方法,用所述乳化劑和有機溶劑將所述硬脂酸鹽分散于所述水中,攪拌均勻,即獲得水性漆打磨助劑。而攪拌的話一般就會使用到反應釜,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容器,通過對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現有的水性漆打磨助劑在制備過程中反應釜內處于高溫狀態,這樣有利于硬脂酸鹽分散和反應,但是高溫狀態會使得水蒸氣漂浮于反應釜內,會隨著攪拌的進行產生較大的內部壓力,如何不及時消除,會出現罐體無法承受巨大壓力而破裂的情況,同時可能對周圍人員造成傷害,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改進。
為此本公司設計了一種水性漆打磨助劑的制備方法,實現通過活塞、第一彈簧、鉸接桿及第二彈簧能夠在罐體內部壓力過大時進行有效的緩沖吸能,同時降低罐體內部壓力,避免罐體因內部壓力過大導致的破裂的情況,避免對周圍人員造成傷害。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現有水性漆打磨助劑生產過程中反應釜內壓力過大導致罐體承受巨大壓力而破裂的情況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水性漆打磨助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性漆打磨助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組成配方準備原料,其組成按重量份計算包括山梨醇脂肪酸酯5-15份、消泡劑1-2份、去離子水10-30份、丙酮5-15份、硬脂酸鈣10-50份;
S2:用S1中的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釜中,并通過山梨醇脂肪酸酯和丙酮將硬脂酸鈣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反應釜內的反應溫度為80-120℃,得到混合溶劑;
S3:啟動S1中反應釜的電機,通過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對反應釜進行均勻攪拌,即獲得水性漆打磨助劑;
其中,所述反應釜包括罐體,所述罐體上端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轉軸與其罐體內部的攪拌裝置連接;所述罐體頂端設置有防爆裝置,所述防爆裝置包括與罐體內部連通的防爆管,所述防爆管上可拆卸設置有上蓋;所述防爆管內設置有與其內部滑動密封的活塞,所述活塞上端固定設置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穿過上蓋延伸至上蓋外,所述上蓋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排氣孔;所述上蓋與活塞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套裝于導向桿外;所述防爆管下部內壁上設置有向內延伸的第一環形凸起,所述第一環形凸起位于活塞下方且限制活塞向其下方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宿州冬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宿州冬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69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隧道拱頂沉降監控系統
- 下一篇:一種利用聚酯廢料紡制再生滌綸長絲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