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36123.X | 申請日: | 2020-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7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馨;曾德建;黃安建;李老三;趙志濤;張湘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韓雪梅 |
| 地址: | 30035***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輔助 導坑 進入 方法 | ||
1.一種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正洞開挖前,在所述正洞的一側斜向朝著所述正洞開挖第一輔助導坑;
(2)所述第一輔助導坑的結構尺寸不變,調整坡度,使其與所述正洞的一側相交時,所述第一輔助導坑中心頂部開挖輪廓線與所述正洞中心頂部開挖輪廓線齊平,繼續開挖所述第一輔助導坑穿過相交位置,直到所述第一輔助導坑的一側到達轉點,所述轉點距離所述正洞另一側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輔助導坑的寬度;
(3)以所述轉點為基點、以所述第一輔助導坑的寬度為轉彎半徑開始轉彎,進入第二輔助導坑開挖階段,所述第二輔助導坑另一側成弧形開挖直到所述第二輔助導坑的中線與所述正洞的中線平行;所述第二輔助導坑中心頂部開挖輪廓線與所述正洞中心頂部開挖輪廓線齊平;
(4)逐步向兩側方及下方擴大所述第二輔助導坑,進入第三輔助導坑開挖階段,直到所述第三輔助導坑達到所述正洞的輪廓線;所述第三輔助導坑中心頂部開挖輪廓線與所述正洞中心頂部開挖輪廓線齊平;
(5)轉入正洞開挖階段,繼續開挖所述正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第一輔助導坑與所述正洞的夾角為5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轉點距離所述正洞的中線的距離與所述轉點距離所述第一輔助導坑的中線的距離相等,使得轉彎后所述正洞的中線與所述第三輔助導坑的中線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輔助導坑、第二輔助導坑和第三輔助導坑的坡度控制在15%以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在開挖所述第二輔助導坑時,采用多榀第一拱架進行支護,以所述轉點為基點,旋轉所述第一拱架,使得所述第一拱架的另一側按照所述弧形逐漸轉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在開挖所述第三輔助導坑時,采用多榀異型拱架進行支護,所述異型拱架的尺寸逐漸變大,形成逐步擴大的開挖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輔助導坑開挖階段采用5榀所述第一拱架,所述第一拱架采用I16拱架;所述第三輔助導坑開挖階段采用3榀漸變的所述異型拱架,所述異型拱架采用I18拱架。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正洞開挖階段采用三臺階法開挖。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輔助導坑進入正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第二輔助導坑的底標高與所述三臺階法的中臺階齊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612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