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菌根合成專用育苗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6032.6 | 申請日: | 2020-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2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田偉;喬鵬;朱路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魯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8/10 | 分類號: | A01G18/10;A01G18/64;A01G18/65;A01G9/0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264025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菌根 合成 專用 育苗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菌根合成專用育苗器,包括主體,插板,蓋板以及底板;主體為中空的多棱柱形或倒棱臺形,且為兩個豎向分割的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密封拼合而成;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中的其中一側面設為透明狀,且設有自上向下的插槽,其余為非透明狀,插板為非透明狀且插設于插槽內;蓋板包括第一蓋板以及第二蓋板,第一蓋板與第一半主體內側壁頂端可拆卸連接,第二蓋板與第二半主體內側壁頂端可拆卸連接,且第一蓋板以及第二蓋板蓋合后預留種植生長孔。底板與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下端可拆卸密封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有利于菌根的生長,便于觀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菌根合成專用育苗器。
背景技術
塊菌(truffles)是一種可與松、櫟等植物共生的外生菌根食用真菌(edibleectomycorrhizal fungi),其成熟的子實體埋藏或半埋藏于林下的土壤之中,由于塊菌富含有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及特殊催欲類化合物和人類免疫系統調節物質,成為高蛋白、低脂肪、食療兼顧的綠色生態功能性食品,在歐洲乃至全球倍受青睞,被譽為廚房里的“黑鉆石”,是世界上迄今最為昂貴的天然食品。
由于所采集的塊菌完全依賴于林下自然資源,自然產量已供不應求;特別是商業化地毯式的采集方式,自然生存狀況受到極大的干擾和破壞,近些年來已導致自然產量大幅度降低;若不采取相應措施,幾年之后必然成為瀕危物種,乃至消失滅絕。用塊菌菌種與無菌樹苗在脅迫的條件下合成菌根苗,在人工菌根合成的基礎上,進行塊菌人工栽培種植已成為塊菌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現有的并沒有專門用于培養菌根合成專用育苗器,現有的均是使用的育苗袋或育苗花盆,但是存在以下缺點:1、由于是軟質的育苗袋,裝填基質比較麻煩,又沒有可用的裝料機械,所以效率比較低。此外,每次檢測菌根的時候,不方便,需要將幼苗和培養基質全部倒出,才能查看,且重新栽回去比較麻煩,容易傷害幼苗及根系。2、育苗花盆,缺點是深度太短,無法滿足我們對植物根系培養的要求,我們希望重點培養植物的須根系,以便使微生物可以定植,須根系越多越好。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于菌根生長,便于對菌根生長情況進行觀察的菌根合成專用育苗器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于菌根生長,便于對菌根生長情況進行觀察的菌根合成專用育苗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菌根合成專用育苗器,包括主體,插板,蓋板以及底板;
所述主體為中空的多棱柱形或倒棱臺形,且為兩個豎向分割的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密封拼合而成;
所述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中的其中一側面設為透明狀,且設有自上向下的插槽,其余側面為非透明狀,所述插板為非透明狀且插設于所述插槽內;
所述蓋板包括第一蓋板以及第二蓋板,所述第一蓋板與所述第一半主體內側壁頂端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蓋板與所述第二半主體內側壁頂端可拆卸連接,且所述第一蓋板以及第二蓋板蓋合后預留種植生長孔。
所述底板與所述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下端可拆卸密封連接。
本發明將所述主體分成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有利于整體的拆裝,并且將其中一側面設成透明,并且可以采用插板控制便于觀察塊根的生長情況,使用便捷;進一步的蓋板的設計既有利于蓋上時與開口形狀吻合,防止雜草的生長,又可以是在運輸或郵寄苗木時,擋住上口,防止基質散落。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向所述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圍成的空間上端凹陷,所述底板邊緣設有排水透氣孔。
有利于增加本發明的種植菌根的透氣和透水性,保證菌根的快速生長。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半主體以及第二半主體內壁設有自上而下的豎向格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魯東大學,未經魯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60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