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煤礦電機用運行缺相故障檢測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5110.0 | 申請日: | 2020-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8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龍蛟;潘玉林;許召健;楊德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兗礦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29/16 | 分類號: | G01R29/16;G01R29/18;G01R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韓富強 |
| 地址: | 2735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電機 運行 故障 檢測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礦電機用運行缺相故障檢測顯示裝置。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煤礦電機用運行缺相故障檢測顯示裝置包括三個電流互感線圈,上述電流互感線圈分別套裝在配用三相交流電機的三相交流電源線上,配用三相交流電機的定子繞組采用三角形接法,三個電流互感線圈的電感和電阻相同,三個電流互感線圈兩端分別按星形接法連接成兩個中性點,兩個中性點之間連接有零導線,該零導線上串接有一電流表。使用過程中,若電流表顯示電流為0或基本為0,說明兩個中性點之間輸出的交流電壓為0,配用三相交流電機的三相交流電源及其感應生成的感生電壓平衡或基本平衡,不存缺相問題。本發明成本低、不易損壞,廣泛適用于各類煤礦電動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礦電機用運行缺相故障檢測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礦用絞車是用于礦山,借助于鋼絲繩牽引以實現其工作目的的設備。它主要棉花由電機、減速箱、卷筒、鋼絲繩、手剎、離合等組成。現有礦用絞車電機都是采用三項交流電驅動,在運行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缺相運行,缺相有可能引起下述現象:
1)絞車電機電流表指示高出正常值或為零;
2)絞車電機振動增大,聲音異常;
3)絞車電機轉速下降;
4)絞車電機所帶負荷出力不足
5)絞車電機本體及線圈溫度升高。
如不能及時發現、處理,可能會引起絞車電機損毀,甚至絞車飛車、出軌等事故。
2018年03月23日公開的、公開號為CN 107831375 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電流互感器的缺相檢測方法,可以應用于一電機控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包括一變頻器以及與變頻器連接的三相電機,三相電機的每一相上分別連接有一電流互感器。
該發明申請在三相交流電源線分別設置三個電流互感器,通過電流互感器直接檢測三相交流電源線感生電流,借以判斷三相交流電源是否缺相,原理簡單、直接,但是需要三個電流表來顯示,成本高,且電流表容易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通過檢測三相交流電機的電源線感生電流是否平衡,來判斷電機是否缺相的煤礦電機用運行缺相故障檢測顯示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煤礦電機用運行缺相故障檢測顯示裝置包括三個電流互感線圈,上述電流互感線圈分別套裝在配用三相交流電機的三相交流電源線上,配用三相交流電機的定子繞組采用三角形接法,其特征在于:三個電流互感線圈的電感和電阻均相同,三個電流互感線圈兩端分別按星形接法連接成兩個中性點,兩個中性點之間連接有零導線,該零導線上串接有一電流表。
使用過程中,若電流表顯示電流為0或基本為0,說明兩個中性點之間輸出的交流電壓為0,配用三相交流電機的三相交流電源平衡或基本平衡,三個電流互感線圈感應生成的感生電壓平衡或基本平衡,不存缺相問題。
當出現缺相問題時,上述平衡被打破,兩個中性點產生交流電源,并通過電流表顯示,提醒人們配用三交流電機運行中出現了缺相故障,及時停機,檢查配用三相交流電機、三相交流電源等設備。
如此設計,只用一個電流表即可,且本發明以三個電流互感線圈感應生成的感生電流是否平衡為判斷基準,而不是以感生電流本身為判斷標準,電流表受沖擊小,不易損壞。
作為優化,三個電流互感線圈的靠近配用三相交流電機的近端相連成一個中性點,三個電流互感線圈的遠離配用三相交流電機的遠端相連成另一個中性點。如此設計,結構對稱、平衡。
作為優化,所述零導線上還串接有限流電阻。如此設計,有助于保護電流表,特別適合空載、重載電流波動大的礦用絞車電機。
作為優化,所述零導線上還串接有指示燈。如此設計,缺相時,指示燈亮,發出警示光,提醒工作人員注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兗礦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51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