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正滲透反滲透(FO-RO)耦合的新型海水淡化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634390.3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2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書連;黎晟;魯杰;盧析;陳明;李達;吳紹興;陳琦;毛贊慶;王善濤;魯成秀;王婷婷;王凱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涌利興水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市益水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2 | 分類號: | C02F9/02;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絨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高新區(qū)松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滲透 反滲透 fo ro 耦合 新型 海水 淡化 工藝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正滲透反滲透(FO?RO)耦合的新型海水淡化工藝,其工藝步驟如下:步驟一:通過水泵使FO系統的原料液(海水)以2700L/h從水流通道1進入FO3系統,同時,FO系統的汲取液(2Mol/L氯化鈉溶液)通過流道5進入FO1系統的汲取液側;步驟二:FO3濃縮后的海水從流道2進入FO2原料液側,FO1稀釋后的氯化鈉溶液從流道6進入FO2的汲取液側;步驟三:FO2進一步濃縮的海水從流道3進入FO1系統的原料液側,經FO2進一步稀釋的氯化鈉溶液進入FO3的汲取液側,最終經FO1濃縮的海水從流道4流出經FO3稀釋的氯化鈉溶液從流道8流出汲取液側,并進入緩沖池1,步驟四:RO系統通過高壓泵抽取把緩沖池1中的稀釋氯化鈉溶液,正滲透的膜污染可以通過物理方法進行有效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境工程、海洋工程、界面化學等領域,具體是一種正滲透反滲透(FO-RO)耦合的新型海水淡化工藝。
背景技術
1.正滲透技術。
正滲透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指水從較高水化學勢(或較低滲透壓,即低鹽度)側區(qū)域通過選擇透過性膜流向較低水化學勢(或較高滲透壓,即高鹽度)—側區(qū)域的過程。在具有選擇透過性膜的兩側分別放置兩種具有不同滲透壓的溶液,一種為具有較低滲透壓的原料液(Feed solution),另一種為具有較高滲透壓的驅動溶液(Draw solution),正滲透則是應用膜兩側溶液的滲透壓差作為驅動力,使得水能自發(fā)地(無需外部壓力驅動)從原料液一側透過選擇透過性膜到達驅動液—側。
2.反滲透技術。
反滲透是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對膜一側的料液施加壓力,當壓力超過它的滲透壓時,溶劑會逆著自然滲透的方向作反向滲透。從而在膜的低壓側得到透過的溶劑,即滲透液;高壓側得到濃縮的溶液,即濃縮液。若用反滲透處理海水,在膜的低壓側得到淡水,在高壓側得到鹵水。
反滲透時,溶劑的滲透速率即液流能量N為:N=Kh(Δp-Δπ)
式中Kh為水力滲透系數,它隨溫度升高稍有增大;Δp為膜兩側的靜壓差;Δπ為膜兩側溶液的滲透壓差。
稀溶液的滲透壓π為:π=iCRT
式中i為溶質分子電離生成的離子數;C為溶質的摩爾濃度;R為摩爾氣體常數;T為絕對溫度。
反滲透通常使用非對稱膜和復合膜。反滲透所用的設備,主要是中空纖維式或卷式的膜分離設備。
反滲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種無機離子、膠體物質和大分子溶質,從而取得凈制的水。
現有海水淡化技術:
現時常用的海水淡化工藝為:MED,MSF,RO。
1.多效蒸發(fā)(MED)
在蒸發(fā)生產中,二次蒸氣的產量較大,且含大量的潛熱,故應將其回收加以利用,若將二次蒸氣通入另一蒸發(fā)器的加熱室,只要后者的操作壓強和溶液沸點低于原蒸發(fā)器中的操作壓強和沸點,則通入的二次蒸氣仍能起到加熱作用,這種操作方式即為多效蒸發(fā)。
多效蒸發(fā)中的每一個蒸發(fā)器稱為一效。凡通入加熱蒸汽的蒸發(fā)器稱為第一效,用第一效的二次蒸氣作為加熱劑的蒸發(fā)器稱為第二效,依此類推。采用多效蒸發(fā)器的目的是為了節(jié)省加熱蒸氣的消耗量。理論上,1kg加熱蒸氣大約可蒸發(fā)1kg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涌利興水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市益水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涌利興水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市益水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43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