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燃料電池聯合發電的垃圾處理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4270.3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0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純;楊玉;白文剛;張一帆;李紅智;姚明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8/0606 | 分類號: | H01M8/0606;H01M8/0662;C10J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710054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燃料電池 聯合 發電 垃圾處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燃料電池聯合發電的垃圾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氣化子系統和燃料電池聯合發電子系統;
所述的垃圾氣化子系統包括垃圾氣化爐(1)、凈化系統(2)和廢熱鍋爐(11),所述的垃圾氣化爐(1)的氣體出口與凈化系統(2)的入口相連通,所述的廢熱鍋爐(11)的冷側出口與垃圾氣化爐(1)的氣體入口相連通;
所述的燃料電池聯合發電子系統包括預熱器(3),所述的預熱器(3)冷側出口與燃料電池(6)的陽極入口相連通,燃料電池6的陽極出口與燃燒室(7)相連通,空氣壓縮機(4)的出口與空氣預熱器(5)的冷側入口相連通,空氣預熱器(5)的冷側出口與燃料電池(6)的陰極入口相連通進入,燃料電池(6)的陰極出口與燃燒室(7)相連通,燃燒室(8)的出口與余熱鍋爐(9)熱側入口相連通,余熱鍋爐(9)熱側出口與廢熱鍋爐(11)的熱側入口相連通,廢熱鍋爐(11)的熱側出口與預熱器(3)的熱側入口相連通,預熱器3的熱側出口與空氣預熱器(5)的熱側入口相連通,燃料電池4的陽極電極和陰極電極與逆變器(5)相連通,所述的余熱鍋爐(9)的冷側出口與熱力發電系統(10)的入口相連通,熱力發電系統(10)的出口與余熱鍋爐(9)的冷側入口相連通;
所述的凈化系統(2)的出口連接在預熱器(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燃料電池聯合發電的垃圾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熱器(3)冷側出口與燃燒室(6)的入口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燃料電池聯合發電的垃圾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預熱器(5)冷側出口與垃圾氣化爐(1)的氣體入口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燃料電池聯合發電的垃圾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入燃料電池(6)陰極的空氣相對于進入燃料電池(6)陽極的垃圾氣化氣是過量的。
5.一種基于燃料電池聯合發電的垃圾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給水經過廢熱鍋爐(11)后生成蒸汽進入垃圾氣化爐(1),空氣經過空氣壓縮機(4)加壓后進入空氣預熱器(5)預熱,預熱后的空氣進入垃圾氣化爐(1),垃圾進入垃圾氣化爐(1)與蒸汽和空氣發生氣化反應,產生的垃圾氣化氣進入凈化系統(2),灰渣從垃圾氣化爐(1)下部排出;
垃圾氣化氣經過凈化系統(2)凈化后,經過預熱器(3)的冷側進行預熱,進入燃料電池(6)的陽極,空氣經過空氣壓縮機(4)加壓和空氣預熱器(5)的預熱后,進入燃料電池(6)的陰極,垃圾氣化氣和空氣在燃料電池(6)中反應,反應后的氣體進入燃燒室(8)燃燒,如果反應后的垃圾氣化氣中可燃氣體含量太低,不足以支持燃燒,一部分垃圾氣化氣從預熱器(3)的冷側后直接進入燃燒器(8),保證燃燒器(8)中可以穩定燃燒,燃料電池(6)的陰極電極和陽極電極輸出電力到逆變器(7),燃燒后的煙氣進入余熱鍋爐(9)的熱側,加熱冷側的工質,加熱后的工質回到熱力發電系統(10)中做功發電,做功后的工質再回到余熱鍋爐(9)的冷側吸熱,余熱鍋爐(9)熱側排出的煙氣進入廢熱鍋爐(11)的熱側,加熱冷側的給水,產生蒸汽,供垃圾氣化爐(1)使用,廢熱鍋爐(11)的熱側排出的煙氣進入預熱器(3)的熱側預熱垃圾氣化氣,之后進入空氣預熱器(5)的熱側預熱空氣,最后去尾氣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燃料電池聯合發電的垃圾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氣化氣經過預熱器(3)預熱到450℃,空氣經過空氣壓縮機(4)加壓到3MPa,經過空氣預熱器(5)預熱到4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427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深潛設備專用水密電纜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并聯鋰電池包均流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