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及終端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633769.2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3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宇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識別 功能鍵 二合一 模組 終端 | ||
本發(fā)明屬于電子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及終端。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包括:殼體、指紋識別裝置和固定支架,殼體側面設有指紋孔,殼體的內部設有與指紋孔沿X軸方向對置的功能鍵;指紋識別裝置沿X軸方向滑設在指紋孔中并能夠抵接功能鍵,指紋識別裝置設有限位孔;固定支架設置在指紋識別裝置的Z軸方向一側,固定支架設有沿Z軸方向伸入限位孔中的定位骨。固定支架設置在指紋識別裝置沿Z軸方向的一側,指紋識別裝置設有限位孔,固定支架設有伸入限位孔的定位骨,能夠對指紋識別的滑動路徑進行限制,同時節(jié)省了指紋識別裝置兩端的空間,并且避免殼體在對應指紋識別模塊的兩端開槽,提高殼體的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及終端。
背景技術
指紋模組與功能側按鍵(例如電源側按鍵)一般是單獨存在的兩種不同的功能按鍵。指紋模組掌管指紋解鎖識別的功能,電源側按鍵掌管開關機功能,各司其職,互不相干;但是這樣就面臨終端的側按鍵過多的局面,影響工業(yè)設計(Industrial Design,ID)的效果。
經過改進,將指紋識別裝置和電源側按鍵進行組合已經實現,例如專利號為CN110262626A所公開的一種電子設備:通過在指紋識別裝置的兩側增加兩個容納結構,再利用擋墻固定容納結構。
但是,此結構存在以下缺陷:對指紋模組周邊的空間要求比較大,并且由于擋墻的一端占據中框內側空間,中框需要對應擋墻的端部設置容納槽,中框對應容納槽的部分相比其他位置更薄,導致中框在該區(qū)域的強度較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以解決現有電子設備上的指紋識別模塊與電源二合一后導致指紋模組周邊空間要求較大、中框強度較低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包括:
殼體,側面設有指紋孔,所述殼體的內部設有與所述指紋孔沿X軸方向對置的功能鍵;
指紋識別裝置,沿X軸方向滑設在所述指紋孔中并能夠壓接所述功能鍵,所述指紋識別裝置設有限位孔;
固定支架,設置在所述指紋識別裝置的Z軸方向一側,所述固定支架設有沿Z軸方向伸入所述限位孔中的定位骨。
固定支架設置在指紋識別裝置沿Z軸方向的一側,指紋識別裝置設有限位孔,固定支架設有伸入限位孔的定位骨,能夠對指紋識別的滑動路徑進行限制,同時節(jié)省了指紋識別裝置兩端的空間,并且避免殼體在對應指紋識別模塊的兩端開槽,提高殼體的強度。
作為上述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指紋孔背離所述殼體的側面的一側設有限位槽,所述指紋孔與所述限位槽之間設有若干個通孔,相鄰兩個所述通孔之間設有間隔條;
所述功能鍵設置在所述限位槽的槽底。
間隔條將指紋孔和限位槽間隔開,能夠限制指紋識別裝置的行程,功能鍵設置在限位槽的槽底,使指紋識別裝置沿X軸運動至末端才與功能鍵接觸,避免誤觸操作。
作為上述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的優(yōu)選方案,還包括螺栓,所述殼體在限位槽沿Y軸方向的兩側設有螺紋孔,所述固定支架設有安裝孔,所述螺栓貫穿所述安裝孔并螺紋連接至所述螺紋孔。
作為上述指紋識別與功能鍵二合一模組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殼體設有沿X軸方向對置的前擋邊和后檔邊,所述前擋邊上設有定位槽;
所述固定支架設置在所述前擋邊和所述后檔邊之間,所述固定支架對應所述定位槽設有凸唇。
固定支架被限位在前擋邊和后擋邊之間,同時固定支架的凸齒卡接于前擋板的定位槽,提高固定支架設置在殼體上的牢固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37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