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構建蝦青素生產菌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33127.2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59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范文超;高書良;王金剛;俞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華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5/53 | 分類號: | C12N15/53;C12N9/02;C12N1/19;C12N15/81;C12P23/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 31280 | 代理人: | 賈師英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構建 蝦青素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核苷酸SEQ ID NO:1,其能夠用于構建生產蝦青素的紅發夫酵母工程菌,提高蝦青素的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基因工程領域,涉及一種多核苷酸及其在構建蝦青素生產菌中的用途,具體涉及一種構建用于生產蝦青素的紅發夫酵母工程菌的方法。
背景技術
蝦青素亦稱蝦黃素,是至今唯一為人們所知的天然2-硫代咪唑氨基酸,屬于一種類胡蘿卜素,色澤為粉紅色,具脂溶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機溶劑。其化學名3,3’-二羥基-4,4’-二酮基-β,β’-胡蘿卜素,結構式如下。
蝦青素是一種
蝦青素除利用生物提取法獲得外,也可用化學合成法,還可利用藻類、細菌、酵母等微生物發酵生產?;瘜W合成的蝦青素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分子結構生物學功能、應用效果及生物安全性能方面和天然蝦青素存在顯著差異,進而促使天然蝦青素的提取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紅發夫酵母(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曾用名:Phaffia rhodozyma)被認為是目前真菌發酵生產中最為合適的蝦青素來源。從紅法夫酵母中提取蝦青素是生產蝦青素的主要途徑之一(袁超.蝦青素生產及應用研究進展.糧食與油脂,2014,27,.221(09):14-16.)。
1976年首次在紅發夫酵母中發現蝦青素,紅發夫酵母屬于擔子菌綱的紅發夫酵母屬,是唯一天然可產蝦青素的酵母,其反式蝦青素已于2000年獲得FDA批準,用于食品添加劑。紅發夫酵母以單細胞為主,有時形成假菌絲,繁殖方式為無性繁殖的芽殖,無有性繁殖,細胞中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類、維生素,而且還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蝦青素的前體,其生長的溫度范圍0-27℃。在野生酵母所產的10多種類胡蘿卜素中,蝦青素是最大的組分,占總類胡蘿卜素的40%-95%。(肖素榮,李京東.蝦青素生產方法研究進展.中國食物與營養,2011(4).)
紅發夫酵母已成為工業化生產蝦青素的優良菌種,其生產蝦青素的特點是:紅發夫酵母不需要光照,能利用多種糖作為碳源進行快速異養代謝,發酵周期短,生產速度快,能夠在發酵罐中實現高密度培養,而且色素提取后菌體單細胞蛋白可作為餌料、飼料添加劑等,因此一直是本領域的研究熱點。
文獻(Contreras,G.,S.Barahona,M.C.Rojas,M.Baeza,V.Cifuentes and J.Alcaíno.Increase in the astaxanthin synthase gene(crtS)dose by in vivo DNAfragment assembly in 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BMC biotechnology.2013,13:84-84.)研究顯示,增加紅發夫酵母中的蝦青素合酶基因crtS的劑量,可以大幅提高蝦青素的產量。物理或化學誘變,往往效率低,篩選成本高。組合代謝工程和酶工程方法,可大大提高突變進化效率,有望大大提高紅發夫酵母的蝦青素產量。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華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華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31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四氫葉酸鈣制劑生產工藝
- 下一篇:臺階形螺紋的防松螺栓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