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光敏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33005.3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57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軒;易松;曾志堯;李斌仁;陳林生;熊東路;肖增鈞;徐濤;龍緒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寶安區新材料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F283/00 | 分類號: | C08F283/00;C08F220/14;C08F212/08;B33Y7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宋家會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光敏 樹脂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光敏樹脂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改性光敏樹脂,原料包含:第一反應體、第二反應體、異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一反應體的結構中含有氨基、烷酯基;還提供了該改性光敏樹脂的制備方法與3D打印樹脂應用,本發明提供的改性光敏樹脂制備的3D打印樹脂具有優異的柔韌性,擴大路光固化材料的應用領域,并且該3D打印樹脂固化速度快、收縮率小、耐黃變、彈性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敏的技術領域,具體的更涉及一種改性光敏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3D打印技術,又稱作添加制造或者增材制造,增量制造技術。根據2009年成立的美國3D打印技術委員會公布的定義,3D打印是一種與傳統的材料加工方法截然相反,基于三維CAD模型數據,通過增加材料逐層制造的方法。3D打印技術涉及到了CAD建模,測量,接口軟件,數控,精密機械,激光,材料等多學科。其中材料是決定3D打印效果和最終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光固化打印是最常見的一種打印工藝目前主要有光固化成型。
光固化成型是采用紫外光在業態的光敏樹脂表面進行掃描,每次生成一定厚度的薄層,從底部足本生成物體。其優點是原材料的利用率接近100%,尺寸精度高表面性能優良,可以打印復雜結構的樣品,但是價格昂貴,樹脂耐候性能差,在光照條件下容易變色。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中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改性光敏樹脂,原料包含:第一反應體、第二反應體、異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第一反應體的結構為通式(Ⅰ);
所述第二反應體的結構為通式(Ⅱ);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通式(Ⅰ)中X表示含有2-20個碳原子的芳香烴或者烷烴或者環烷烴基團;R3表示含有1-6個碳原子的飽和烷烴。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R1、R2的結構各自獨立地表示化學物質A通過加成反應得到的基團;所述化學物質A的結構中至少包含一個碳碳雙鍵。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第一反應體為天冬聚脲樹脂。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化學物質A選自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雙酚A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第一反應體中的氨基、異氰酸酯中的-NCO基團之間的摩爾比為1:(2-2.1)。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第二反應體中的羥基基團、異氰酸酯中的-NCO基團之間的摩爾比為1:(0.9-2.1)。
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所述的改性光敏樹脂的制備方法,步驟至少包括:先將第一反應體、異氰酸酯混合反應得到反應中間體,將第二反應體與反應中間體混合反應,即得。
本發明的第三個方面提供了一種3D打印樹脂,所述3D打印樹脂的制備原料包含:所述的改性光敏樹脂。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3D打印樹脂的制備原料還包含:活性稀釋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提供的改性光敏樹脂制備的3D打印樹脂具有優異的柔韌性,擴大光固化材料的應用領域,并且該3D打印樹脂固化速度快、收縮率小、耐黃變、彈性好等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寶安區新材料研究院,未經深圳市寶安區新材料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30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