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鐵路貨車車廂及具有其的鐵路貨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32063.4 | 申請日: | 2020-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13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林;趙天軍;岳凌漢;邵文東;范世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39/00 | 分類號: | B61D39/00;E05D3/12;E05C19/16;E05B83/02;E05D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張亞輝 |
| 地址: | 161002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路 貨車 車廂 具有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鐵路貨車車廂及具有其的鐵路貨車,其中,鐵路貨車車廂,包括:車廂主體和車蓋;連桿,連桿的第一端與車廂主體可樞轉地相連,連桿的第二端與車蓋的內壁可樞轉地相連;車蓋蓋合車廂主體時,車蓋的外側邊搭在車廂主體上,車蓋由蓋合車廂主體至打開車廂主體過程時或者車蓋由打開車廂主體至蓋合車廂主體時,車蓋的外側邊始終在車廂主體的外側壁上滑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鐵路貨車車廂的車蓋在打開或蓋合過程中,運動的包絡空間較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貨車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鐵路貨車車廂及具有其的鐵路貨車。
背景技術
煤炭的運輸量比較大,鐵路發運的煤炭量占到鐵路貨運總量的的40%左右。既有鐵路運煤貨車無論是敞車或是漏斗車都是敞頂結構,由于沒有車頂結構,鐵路煤車在運輸煤炭時,運輸過程中煤粉極易從車頂吹撒,不但影響鐵路運輸安全,造成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而且給鐵路沿線環境帶來嚴重的煤塵污染。
隨著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的日趨嚴重,為實現煤炭環保運輸,近年來開始研究在傳統敞頂運煤貨車上加裝活動頂蓋的方式進行防塵,由于鐵路煤炭運輸裝卸作業環境特殊,同時要考慮頂蓋方案對保有量巨大的既有鐵路貨車的適應性。
如圖1所示,現有的鐵路貨車的車蓋1在打開或者蓋合的時候,運動的包絡空間較大,特別是在一些空間較窄或者鐵路兩側有物體的時候,會形成干涉導致車蓋不能打開或蓋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鐵路貨車車廂及具有其的鐵路貨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鐵路貨車車廂的車蓋在打開或蓋合過程中,運動的包絡空間較大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鐵路貨車車廂,包括:車廂主體和車蓋;連桿,連桿的第一端與車廂主體可樞轉地相連,連桿的第二端與車蓋的內壁可樞轉地相連;車蓋蓋合車廂主體時,車蓋的外側邊搭在車廂主體上,車蓋由蓋合車廂主體至打開車廂主體過程時或者車蓋由打開車廂主體至蓋合車廂主體時,車蓋的外側邊始終在車廂主體的外側壁上滑動。
進一步地,車蓋包括第一車蓋和第二車蓋,第一車蓋和第二車蓋為沿車廂主體的長度方向相對的設置,第一車蓋的外側邊搭在車廂主體上,第二車蓋的外側邊搭在車廂主體上。
進一步地,第一車蓋包括第一車蓋主體和第一磁鐵,第一磁鐵設置在第一車蓋的內側邊,車蓋蓋合時,第一車蓋對第二車蓋具有磁吸力。
進一步地,第一車蓋還包括第一滑輪,第一滑輪設置在第一車蓋主體的外側邊。
進一步地,第二車蓋包括第二車蓋主體和第二磁鐵,第二磁鐵設置在第二車蓋的內側邊,車蓋蓋合時,第二車蓋對第一車蓋具有磁吸力。
進一步地,第二車蓋還包括第二滑輪,第二滑輪設置在第二車蓋主體的外側邊。
進一步地,連桿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第一連桿與第一車蓋相連,第二連桿與第二車蓋相連。
進一步地,鐵路貨車車廂還包括調整墊,調整墊設置在車廂主體的側壁的頂端,車蓋處于打開狀態時,連桿貼靠在調整墊上。
進一步地,第一連桿包括第一連桿段、第二連桿段和第三連桿段,第一連桿段的第一端與車廂主體可樞轉地連接,第一連桿段的第二端與第二連桿段的第一端相連,第二連桿段的第二端與第三連桿段的第一端相連,第三連桿段的第二端連接在第一車蓋的靠近第一車蓋的內側邊的一側。
進一步地,第一車蓋處于蓋合狀態時,第一連桿段和第三連桿段處于豎直狀態,第二連桿段處于水平狀態,第一車蓋處于打開狀態時,第一連桿段和第三連桿段處于水平狀態,第二連桿段處于豎直狀態。
進一步地,第一連桿為多個,第一連桿沿第一車蓋的長度相間隔地設置。
進一步地,鐵路貨車車廂還包括開蓋觸頭,開蓋觸頭設置在車蓋的外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20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