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砂選礦船和采砂選礦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1214.4 | 申請日: | 2020-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8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徐隆偉;劉志勇;李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50/02 | 分類號: | E21C50/02;B03B7/00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龍超峰 |
| 地址: | 550081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砂 選礦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砂選礦船和采砂選礦工藝,采砂選礦船包括船體,船體上安裝有鏈斗式采砂機并設有儲礦倉,鏈斗式采砂機用于從河道內采集原砂礦,沿著原砂礦轉移路徑,鏈斗式采砂機與儲礦倉之間依次安裝有溜槽格篩、三軸直線振動篩和多臺串聯連接的跳汰機。采砂選礦工藝包括通過鏈斗式采砂機從河道內采集獲得原砂礦,再使原砂礦依次通過溜槽格篩、三軸直線振動篩和多臺串聯連接在一起的跳汰機進行篩選獲得粗礦砂,將粗礦砂轉移至儲礦倉內進行儲存。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縮短了采礦篩選作業時間,減少了人力、物力資源投入,提高了篩選效率,產生的尾礦直接排入河道內,既避免對陸地地表造成污染,也為篩選和儲存更多的粗礦砂奠定了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采礦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采砂選礦船和采砂選礦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在水下采礦作業過程中,通常是先從河道或海底采掘出原砂礦,再將原砂礦轉移至陸地上進行篩選處理,這種采礦作業方式耗費時間很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篩選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采砂選礦船和采砂選礦工藝。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采砂選礦船,包括船體,所述船體上安裝有鏈斗式采砂機并設置有儲礦倉,所述鏈斗式采砂機用于從河道內采集原砂礦,沿著原砂礦轉移路徑,所述鏈斗式采砂機與儲礦倉之間依次安裝有溜槽格篩、三軸直線振動篩和多臺串聯連接在一起的跳汰機。
所述跳汰機數量為3臺以上。
所述溜槽格篩與三軸直線振動篩之間還設置有第一尾礦輸出管,第一尾礦輸出管與河道連通。
所述三軸直線振動篩與第一臺跳汰機之間還設置有第二尾礦輸出管,第二尾礦輸出管與河道連通。
所述跳汰機上還設置有末端尾礦輸出管,末端尾礦輸出管與河道連通。
所述三軸直線振動篩與第一臺跳汰機之間通過梭槽轉移原砂礦。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使用前述采砂選礦船的采砂選礦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將采砂選礦船開行至富含有礦藏的河道內,通過鏈斗式采砂機從河道內采集獲得原砂礦,再使原砂礦依次通過溜槽格篩、三軸直線振動篩和多臺串聯連接在一起的跳汰機進行篩選獲得粗礦砂,將粗礦砂轉移至所述儲礦倉內進行儲存。
所述采砂選礦工藝還包括以下步驟:
將原砂礦通過溜槽格篩的篩選處理后獲得的一次尾礦排入河道內,一次尾礦粒徑大于120mm。
所述采砂選礦工藝還包括以下步驟:
將原砂礦通過三軸直線振動篩的篩選處理后獲得的二次尾礦排入河道內,二次尾礦粒徑大于10mm。
所述粗礦砂粒徑小于2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將各種采掘設備、篩選設備集中安裝在一條船上,將采掘工序與篩選工序集中在船上進行,大大縮短了采礦篩選作業時間,減少了人力、物力資源投入,提高了篩選效率,篩選作業過程中直接將產生的尾礦排入河道內,一方面能夠避免尾礦對陸地地表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使尾礦排放至原來的河道中,減輕了船體載重,為篩選和儲存更多的粗礦砂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采砂選礦船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采砂選礦船的俯視圖。
圖中:1-船體,2-鏈斗式采砂機,3-溜槽格篩,4-三軸直線振動篩,5-跳汰機,6-末端尾礦輸出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12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