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Nand Flash的數據糾錯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30517.4 | 申請日: | 2020-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3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銳;鄧玉良;殷中云;唐越;陳佩純;蘇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國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07 | 分類號: | G06F11/07;G06F11/10;G11C29/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海濱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nand flash 數據 糾錯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Nand Flash的數據糾錯方法,包括:當接收到編程指令時,將預設的數據保持時間及獲取的Nand Flash冗余區的編輯次數輸入預設的Nand Flash誤碼率模型,得到評估的誤碼率;根據評估的誤碼率選取預設的糾錯編碼方案列表中的目標糾錯編碼方案;利用目標糾錯編碼方案對待寫入的數據進行糾錯編碼,得到正確的編碼數據;將編碼數據儲存至Nand Flash數據區,及將目標糾錯編碼方案儲存至Nand Flash冗余區。通過實施本方案,可提高評估誤碼率的準確度,根據誤碼率選擇不同的目標糾錯編碼方案進行糾錯編碼,降低資源占用和功耗,提高Nand Flash處理器在不同誤碼率下的糾錯編碼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Nand Flash數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Nand Flash的數據糾錯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3D(Three Dimensions,三維)垂直設計的Nand Flash(閃存)芯片已逐步實現在硅片上進行垂直堆疊的結構設計,以及Nand Flash發展了多比特存儲技術,使得芯片存儲技術從單比特的SLC(Single Level Cel,單層單元)和逐步發展到兩比特MLC(Multi-LevelCell,多層單元)、三比特和四比特等。但是,Nand Flash芯片在使用時,隨著編程/擦除次數的增加,芯片的隧道氧化物的磨損會增大,使得電荷的流失加大,從而導致誤碼率變高。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相關技術在對Nand Flash的數據進行糾錯時,主要是基于最差情況進行ECC代碼設計,如基于1K字節包含70位錯誤的情況進行ECC設計,該技術能夠降低Nand Flash的數據的誤碼率;但是,在Nand Flash的初始使用階段時,由于編輯次數較少,誤碼率也較低,即不同階段的使用,數據的保持時間不同,誤碼率也是不同的,如果基于最差情況進行ECC代碼設計,會造成運算時間和存儲空間的浪費,使得Nand Flash處理器的糾錯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Nand Flash的數據糾錯技術。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Nand Flash的數據糾錯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可以解決Nand Flash處理器的糾錯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Nand Flash的數據糾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當接收到編程指令時,將預設的數據保持時間及獲取的Nand Flash冗余區的編輯次數輸入預設的Nand Flash誤碼率模型,得到評估的誤碼率;
根據所述評估的誤碼率選取預設的糾錯編碼方案列表中的目標糾錯編碼方案;
利用所述目標糾錯編碼方案對待寫入數據進行糾錯編碼,得到正確的編碼數據;
將所述編碼數據儲存至Nand Flash數據區,及將所述目標糾錯編碼方案儲存至所述Nand Flash冗余區。
可選的,所述將預設的數據保持時間及獲取的Nand Flash冗余區的編輯次數輸入預設的Nand Flash誤碼率模型的步驟之前包括:
接收Nand Flash芯片的測試數據,所述測試數據包括:多個不同的映射指標及所述映射指標對應的所述誤碼率,所述映射指標包含所述編輯次數及所述數據保持時間;
分別利用所述映射指標及對應的所述誤碼率按照預設的多項式擬合規則進行建模,得到所述Nand Flash誤碼率模型。
可選的,將預設的數據保持時間及獲取的Nand Flash冗余區的編輯次數輸入預設的Nand Flash誤碼率模型,得到評估的誤碼率的步驟包括:
訪問Nand Flash芯片的所述Nand Flash冗余區;
提取所述Nand Flash冗余區中的所述編輯次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國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國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305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