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二次設備安措票操作指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29942.1 | 申請日: | 2020-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61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李中原;谷棟;杜玉宇;劉德建;孫佳陽;王帥;呂素;李寧;楊宇;仝新輝;朱仰賀;朱晨源;張炎萌;郭瑞;徐海霞;谷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菏澤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張貴賓 |
| 地址: | 27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移動 終端 二次 設備 安措票 操作 指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二次設備安措票操作指引系統,包括數據采集服務器和移動終端;數據采集服務器包括數據采集模塊、SCD文件解析模塊、二次設備建模模塊、安措規則庫模塊、一鍵生成安措票模塊;移動終端包括操作指引模塊;本技術方案的使用,可使在變電站二次設備運檢的過程中一鍵生成安全措施票,按照安措票進行順序化操作的過程中,利用移動終端給出可視化操作指引,不需要在現場手動翻閱圖紙或說明書,也不需要摸索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裝置的操作使用,省時、省力、大大降低誤了操作概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變電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二次設備安措票操作指引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國網智能變電站智能化水平的深入,智能變電站的二次檢修時的安全隔離措施與常規變電站的安全隔離措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傳統變電站主要是以實體電路形式存在,各項安全措施存在著明顯的電氣斷點;智能變電站增加了很多軟壓板這樣的虛邏輯,比如:功能軟壓板、GOOSE發送軟壓板、GOOSE接收軟壓板、SV接收軟壓板等,使得大部分的二次信息存儲在SCD文件中,通過網絡通信的方式進行數據傳遞。
智能變電站進行二次檢修時,傳統的安全措施是采用人工編制安措票,再根據安措票的指導進行人工校驗,由于不同廠家的不同裝置信號操作差異較大,操作軟壓板時,均需人工現場摸索一段時間才能找到需要操作的軟壓板;插拔裝置背板上的光纖時,需要翻閱圖紙與說明進行查,費時費力且不便利。
對于智能變電站的上述二次檢修的方式存在如下問題:采用傳統人工編制安措票的方式,不僅存在擬票錯誤率高的問題,而且效率也比較低,特別是在按照安措票順序進行操作二次設備時,想要判斷每一步是否操作成功,則只能通過人工進行二次確認,如此難免人為失誤,一旦出現操作不成功或者誤操作的情況,幾乎檢查不出來;雖然目前已有的現有技術中已經實現了二次安措票的自動生成,但是在依照生成的二次安措票對軟壓板、硬壓板、插拔光纖鏈路等操作時,壓板、光纖鏈路的實時狀態并不能夠及時反饋給操作人員,在軟壓板、硬壓板、光纖鏈路操作的過程中,仍需要反復翻閱圖紙、標簽等來確定壓板、光纖的位置,費時、費力、易出錯。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二次設備安措票操作指引系統。
要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二次設備安措票操作指引系統,包括數據采集服務器和移動終端;數據采集服務器包括數據采集模塊、SCD文件解析模塊、二次設備建模模塊、安措規則庫模塊、一鍵生成安措票模塊;移動終端包括操作指引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數據采集服務器中的
數據采集模塊:用于接入站控層交換機,采集MMS報文,在線監測二次設備的實時數據變化的實時狀態;
SCD文件解析模塊:用于解析SCD文件,對裝置的虛回路、軟壓板、硬壓板、光纖鏈路狀態,解析SCD文件中的虛端子;
二次設備建模模塊:用于通過配置二次設備裝置的板卡數、端口號IEDname對二次設備進行二維物理建模;
安措規則庫模塊:用于建立安措規則庫;
一鍵生成安措票模塊:用于生成安措票;
所述移動終端中的操作指引模塊用于根據安措票指引軟壓板、硬壓板和裝置背板光纖端口。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操作流程管控模塊,操作流程管控模塊用于限制檢修操作完全遵循安措票的先后順序。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虛實回路可視化展示模塊,虛實回路可視化展示模塊用以展示依照安措票進行檢修操作后的實時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菏澤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菏澤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99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