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診斷線蟲感染的新測定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8004.X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00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B·蒙格;K·斯特恩哈格;J·謝弗;C·普羅布斯特;A·德爾伯格;M·尤恩格;C·麥司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蒙醫學實驗診斷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程達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診斷 線蟲 感染 測定法 | ||
本發明涉及診斷上有用的載體,其包含(a)包含SEQ ID NO:1中所示氨基酸序列或其變體的肽,以及(b)犬弓蛔蟲幼蟲的體細胞裂解物。本發明進一步涉及包含本發明的診斷上有用的載體的試劑盒、用途、方法、組合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診斷上有用的載體,其包含(a)包含SEQ ID NO:1中所示氨基酸序列或其變體的肽,以及(b)犬弓蛔蟲(Toxocara canis)幼蟲的體細胞裂解物。此外,本發明涉及包含本發明的診斷上有用的載體的試劑盒、用途、方法、組合物。
背景技術
弓蛔蟲病是由蛔蟲、犬弓蛔蟲或貓弓蛔蟲(Toxocara cati)所引起的人體蠕蟲感染。這種感染發生在攝入含有完全發育的弓蛔蟲屬物種感染性幼蟲的含胚卵時。人體腸道中的幼蟲會穿透腸壁并通過血管遷移到達肝臟、肌肉和肺部,甚至遷移到眼睛和大腦中。
弓蛔蟲病通常被稱為內臟幼蟲移行癥(VLM)。其他名稱或相關癥狀可能是眼幼蟲移行癥(OLM)、Weingarten病、Frimodt-綜合征或嗜酸性假白血病、線蟲眼炎、弓蛔蟲疾病、toxocarose或隱性弓蛔蟲病。這種動物傳染的蠕蟲感染是罕見的致盲原因并可能引發風濕、神經或哮喘癥狀[Schantz,PM(1994),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Medical Association;204(7):1023–8]。人通常通過從污染源(土壤、未煮熟的肉、新鮮或未洗滌的蔬菜)攝入含胚卵(每個都含有發育完全的幼蟲,L2)而受到感染。
犬弓蛔蟲是一種線蟲,其基本生命周期由七個時期組成,一個蟲卵期、四個幼蟲期(L1、L2、L3、L4)和包括雌雄分開的兩個成蟲期。線蟲在幼蟲期蛻皮四次,在每個幼蟲期結束時發生蛻皮。
因為用于弓蛔蟲病的診斷和檢測的方法對于其預防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本領域公開了幾種基于PCR、蛋白質印跡(western-blot)和ELISA的檢測測定法。然而,PCR測定法需要更熟練的技術人員和更昂貴的設備。這可能是限制性因素,特別是在弓蛔蟲血清陽性率較高的國家中。
因此,診斷依賴于使用弓蛔蟲排泄分泌抗原的靈敏的免疫學方法(例如,ELISA和蛋白質印跡)。但是,目前的免疫學弓蛔蟲測定法無法同時提供高特異性和高靈敏性。dosSantos等人[dos Santos等人(2019),PLoS One;14(3)]、Jin等人[Jin等人(2013),KoreanJ Parasitol;51(4):433-9]、Mohamad等人[Mohamad等人(2009),J Clin Microbiol;47(6):1712-7]和Norhaida等人[Norhaida等人(2008),Ann Trop Med Parasitol;102(2):151-60]公開了這樣的測定法的實例。
因此,長期以來都存在提供用于對弓蛔蟲感染進行靈敏性和特異性相結合的診斷的血清學測定法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人令人驚訝地發現,結合使用包含SEQ ID NO:1中所示氨基酸的肽和犬弓蛔蟲幼蟲的體細胞裂解物產生了提供高靈敏性和高特異性比例均衡的免疫學測定法(例如,ELISA)。優選地當將肽和裂解物混合并共定位到診斷載體上時,能夠觀察到這種高靈敏性和高特異性比例均衡。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涉及診斷上有用的載體,其包含(a)包含SEQ ID NO:1中所示氨基酸序列或其變體的肽,以及(b)犬弓蛔蟲幼蟲的體細胞裂解物。
在其他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載體選自玻璃載玻片、生物芯片、微量滴定板、側流裝置、測試條、膜、線性印跡(line blot)、層析柱和珠粒。
在第二方面,本發明涉及試劑盒,其包含本發明的診斷上有用的載體和用于檢測人、犬科或嚙齒目抗體的標記抗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蒙醫學實驗診斷股份公司,未經歐蒙醫學實驗診斷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80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