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芯式機械封防臭地漏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7905.7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17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廖真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真榮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E03F5/06;E03F5/14;E03F5/0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島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芯式 機械 防臭 地漏 | ||
分體芯式機械封地漏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地漏類型,其中主要又是機械翻板防臭芯。為方便清理全部是采用防臭芯可獨立拆卸安裝位置伸入到排水管內的方式,一般采用配重、彈簧和磁力等開關方式,由于安裝在排水管道內,在扣減地漏杯、地漏芯的外壁厚度和地漏芯關閉裝置占用的尺寸后,地漏芯可用于通水的通道面積大幅度降低,這樣地漏芯的有效通水截面積就只有50PVC排水管通水截面的1/3左右了。其次由于目前在裝修經常需要改動地漏的位置,移位后的排水管經常沒有可以安裝地漏芯的空間;再有地漏芯一般設計一個方便用戶拿捏的裝置特別容易鉤掛污水中混入的頭發等雜物,容易堵塞和防臭失效。本申請采用無芯式設計方案克服了上述芯式防臭芯的技術缺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漏方面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分體芯式機械封地漏的防臭芯防臭功能無需水的參與,適合干區和濕區,無需用戶經常去添加封閉水,使用更方便,所以機械封地漏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地漏類型,其中主要又是機械翻板防臭芯。為方便清理機械封地漏全部是采用分體式防臭芯的方式,防臭芯可獨立拆卸,安裝位置是在排水管內,一般采用配重、彈簧和磁力等幾種力的開關方式,由于安裝在排水管道內,在扣減地漏杯和地漏芯的外壁厚度和適當的富余尺寸以及地漏芯關閉裝置(比如配重等)占用的尺寸后,地漏芯可用于通水的通道面積大幅度降低,這樣就造成地漏芯的有效通水截面積就只有50PVC排水管通水截面的1/3左右了;其次由于是獨立的地漏芯,地漏芯往往都會有一定長度伸到排水管內的,由于目前在裝修的過程中經常需要改動地漏的位置,水平移位后的地漏排水管經常沒有可以安裝地漏芯的空間;再有由于獨立可拆卸地漏芯的設計,就需要設計一個方便用戶拿捏的裝置,一般會在地漏芯上設置1-3支橫桿用于用戶拿捏拆卸,這個橫桿特別容易鉤掛污水中混入的頭發等雜物,時間一長就會形成堵塞和封閉蓋蓋不上而出現的堵塞和防臭失效;另外機械翻板防臭芯均是采用單軸轉動的開關方式,轉軸設置在地漏芯通水截面的外側,為保證在很少水量的情況下就能很容易打開封閉蓋,關閉的力量就必然不能太大,同時軸位置也不能過緊,需留充分的軸活動空間,在關閉力量不大的情況下,軸位置、離軸近端的地漏芯通道壁和離軸遠端的地漏芯通道壁的這三個支點,會出現軸和遠端通道壁以及軸和近端通道壁均可形成穩定的狀態,這樣翻板防臭芯很難在構造上實現與通道壁完全貼合密閉,對于地漏這個品類目前在成本上比較難實現。本申請通過無芯式設計的技術方案充分克服了上述芯式防臭芯的技術缺陷和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無芯式機械封防臭地漏采用地漏杯(2)設置在地漏底盒(5)內,地漏底盒(5)安裝在排水管(6)上,封閉蓋(4)設置在地漏底盒(5)與地漏杯(2)間,與地漏杯落水通道口(12)貼合或打開實現開閉,排水和防臭的設計方案,這樣無需設置獨立的防臭芯,并伸入到排水管(6)內就能實現防臭和排水,為增加地漏排水通道面積提供了技術條件,克服了地漏芯排水截面積受排水管道截面的限制而致使地漏排水量不足的技術問題,地漏杯落水通道口(12)的排水面積可以根據排水量的需要來設計,甚至可以大于50排水管的排水截面面積,封閉蓋(4)的關閉裝置可設置為兩軸連動的方式,使封閉蓋(4)關閉受力點在封閉蓋(4)的中部且可自由轉動,封閉蓋(4)必須與地漏杯落水通道口(12)四周壁緊密接觸才能保持平衡穩定,這樣在地漏安裝完成后,在無其他外力的情況下,封閉蓋(4)與地漏杯落水通道口(12)的四周緊密貼合是其保持平衡穩定的技術條件,這樣就能從技術上實現防臭防返溢和更大排量的技術功能;封閉蓋轉軸孔(17)位置偏離中心更靠近地漏杯轉軸孔(16),當地漏杯內水的重力推動封閉翻板(4)旋轉開啟時,封閉蓋(4)面繞蓋轉軸(10)偏心旋轉,靠近地漏杯轉軸孔(16)的一側,一直和地漏杯落水通道口(12)的邊緣緊密貼合,這種設計實現了在污水通過地漏封閉裝置時里邊混入的頭發等雜物無法鉤掛在封閉蓋上,不會形成堵塞和隔離封閉蓋板,以至防臭失效,實現了增加排水量、不容易堵塞、長期保持防臭效果和很薄占用空間小的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真榮,未經廖真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79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