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7543.1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90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高梓萌;王輝;張龍;謝仁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G09F9/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王敏生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邊框,所述邊框至少包括注塑結構;導光體,與所述注塑結構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導光體包括第一導光部,所述第一導光部包括第一進光部和第一出光部,所述第一出光部與所述第一進光部連接,所述第一進光部嵌入所述注塑結構內,所述第一出光部位于所述邊框內側,所述第一出光部具有出光面;光傳感器,與所述第一出光部的出光面相對設置。上述電子設備能夠降低電子設備的黑邊寬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智能設備已經成為常用的電子設備,用戶對于電子設備的需求逐步提升,特別是全面屏設備逐漸成為主流。
為了實現屏幕亮度的自動調節,需要在電子設備內部設置光傳感器,通過光傳感器接收環境光,從而根據環境光強度,自動調整屏幕背光。而由于現有的光傳感器的尺寸在現階段無法再進一步縮小,需要合理布局光傳感器的位置。
現有技術中,很多將光感器件放在了屏幕下方,而因為屏幕的透光率較低,對于光感調節的靈敏度和光感強度性能影響非常大,導致用戶體驗不佳。
現有技術有些在電子設備的屏幕與中框之間的窄縫處設置光線感應器,預留一定的黑邊寬度,以保證光感靈敏度和光感強度,這會導致狹縫處黑邊寬度較大或者劉海屏,從而影響設備美觀。
如何在保證光感傳感器的靈敏度前提下,進一步縮小電子設備的和黑邊寬度,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以解決現有的電子設備黑邊寬度較大的問題。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邊框,所述邊框至少包括注塑結構;導光體,與所述注塑結構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導光體包括第一導光部,所述第一導光部包括第一進光部和第一出光部,所述第一出光部與所述第一進光部連接,所述第一進光部嵌入所述注塑結構內,所述第一出光部位于所述邊框內側,所述第一出光部具有出光面;光傳感器,與所述第一出光部的出光面相對設置。
可選的,還包括:屏幕組件,所述屏幕組件包括顯示屏和位于所述顯示屏上方的蓋板,所述蓋板邊緣與所述邊框邊緣連接;所述導光體位于所述顯示屏與所述邊框之間,所述第一進光部的進光面朝向所述蓋板,所述第一出光部的出光面背離所述蓋板。
可選的,還包括:位于所述邊框內側區域且邊緣固定于所述注塑結構的固定板;所述第一出光部嵌入所述固定板內,所述導光體、所述注塑結構以及所述固定板為一體成型結構。
可選的,所述導光體的朝向所述顯示屏的側壁表面具有阻光層。
可選的,所述阻光層包括光吸收層或光反射層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的,所述邊框包括金屬框架,所述注塑結構為位于所述金屬框架表面的注塑框架,所述注塑框架用于與屏幕組件的蓋板邊緣連接。
可選的,所述導光體還包括:第二導光部,所述第二導光部與所述注塑結構為一體成型結構。
可選的,還包括:紅外發射器,所述紅外發射器與所述第二導光部的進光面相對設置。
可選的,所述第一導光部和所述第二導光部之間通過導光梁連接。
可選的,所述第二導光部包括第二進光部和第二出光部,所述第二出光部連接所述第二進光部;所述第二出光部的出光面朝向所述蓋板;所述第二出光部嵌入所述注塑結構內,所述第二進光部的進光面與所述紅外發射器相對。
可選的,所述第一導光部的第一進光部和所述第二導光部的第二出光部之間通過導光梁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75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