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纖維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27370.3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821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輝;沈志剛;李磊;王賀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D21H13/50 | 分類號: | D21H13/50;D21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亭亭;劉依云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纖維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碳纖維紙,其特征在于,該碳纖維紙的碳含量98-99.9重量%,孔隙率為82-90%,透氣率為5×104-8×104?mL?mm/(cm2?h?mmHg);其中,制備碳纖維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含有短切碳纖維、短切多孔碳纖維、分散劑、粘合劑和溶劑的混合物經過濕法造紙得到碳纖維紙前驅體;
(2)采用酚醛樹脂溶液對所述碳纖維紙前驅體進行浸漬,然后進行固化、碳化和石墨化;其中,以短切碳纖維和短切多孔碳纖維的總量為基準,短切碳纖維的含量為60-97重量%,所述混合物中,分散劑的含量為0.01-1重量%,粘合劑的含量為0.01-1重量%;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孔隙率為30-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紙,其中,
所述碳纖維紙的透氣率為5.5×104-7.5×104mL?mm/(cm2?h?mmHg)。
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纖維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含有短切碳纖維、短切多孔碳纖維、分散劑、粘合劑和溶劑的混合物經過濕法造紙得到碳纖維紙前驅體;
(2)采用酚醛樹脂溶液對所述碳纖維紙前驅體進行浸漬,然后進行固化、碳化和石墨化;
其中,以短切碳纖維和短切多孔碳纖維的總量為基準,短切碳纖維的含量為60-97重量%,所述混合物中,分散劑的含量為0.01-1重量%,粘合劑的含量為0.01-1重量%;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孔隙率為30-8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以短切碳纖維和短切多孔碳纖維的總量為基準,短切碳纖維的含量為75-85重量%。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的固含量為0.005-0.5重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的固含量為0.01-0.1重量%。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中,分散劑的含量為0.1-0.5重量%。
8.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短切碳纖維的電阻率為0.001-0.01?Ω·cm;
和/或,所述短切碳纖維的長度為3-18mm;
和/或,所述短切碳纖維為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和/或瀝青基碳纖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短切碳纖維的電阻率為0.001-0.002Ω·cm;
和/或,所述短切碳纖維的長度為5-15mm。
10.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孔徑為0.01-5μm;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比表面積為50-200?m2/g;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長度為1-5?mm;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直徑為0.2-30?μm;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電阻率為0.001-0.01?Ω·cm;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為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和/或瀝青基碳纖維。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孔徑為0.05-1μm;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比表面積為100-180?m2/g;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長度為2-3mm;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直徑為0.5-10μm;
和/或,所述短切多孔碳纖維的電阻率為0.001-0.002Ω·cm。
12.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劑選自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和纖維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737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