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安全殼的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26857.X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53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晨暉;孔凡富;李海東;向麗君;周新蓉;舒正誼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21C15/14 | 分類號: | G21C15/14;G21C15/18;G21C9/0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蘭嵐 |
| 地址: | 43006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安全 能動 余熱 排出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安全殼的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其包括:安全殼,其具有相對的一頂部及一底部;管體,設于所述安全殼的一側,其底端與所述安全殼的底部連通,頂端設有位于所述安全殼上方的開口,且所述管體內設有冷卻液體;用于擋止所述冷卻液體下移的密封件,其設于所述管體內且位于所述冷卻液體的底面,所述密封件可在所述管體內上下移動,同時,所述安全殼可以利用事故(如主管道破裂)發生的高壓氣體實現安全殼降溫降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安全殼冷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安全殼的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海洋核動力平臺安全殼發生事故時,內部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正常情況下通過余熱排出系統將熱量導出,但如果在失去電能供應的情況下余熱排出系統將無法正常工作,導致熱量聚集而發生爆炸事故,采用有效的方法導出安全殼內的熱量,對保持安全殼的完整性至關重要。
相關技術中,現階段的非能動余熱導出系統多為在安全殼頂部設置大型水箱,事故工況下開啟水箱,使冷卻水噴淋在安全殼表面的方法來實現。
但是,由于海洋核動力平臺為海上浮動構筑物,在安全殼的上部設置大型水箱,將提高平臺的重心,不利于平臺的穩性;同時,原有余熱排出系統僅起到降溫的作用,并未有效利用安全殼內產生的壓力,同時無法通過臨時增大安全殼容積實現降壓,安全殼內部的壓力降低緩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安全殼的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在安全殼的上部設置大型水箱,不利于平臺的穩性,同時,原有余熱排出系統僅起到降溫的作用,并未有效利用安全殼內產生的壓力,同時無法通過臨時增大安全殼容積實現降壓,安全殼內部的壓力降低緩慢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安全殼的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其包括:安全殼,其具有相對的一頂部及一底部;管體,設于所述安全殼的一側,其底端與所述安全殼的底部連通,頂端設有位于所述安全殼上方的開口,且所述管體內設有冷卻液體;用于擋止所述冷卻液體下移的密封件,其設于所述管體內且位于所述冷卻液體的底面,所述密封件可在所述管體內上下移動。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設于所述管體的豎直段,且當所述管體內的所述冷卻液體排盡時,所述密封件的重力大于其下方氣體產生的推力。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管體的豎直段上設有下限位塊和位于所述下限位塊上方的上限位塊,所述密封件可在所述下限位塊與所述上限位塊之間移動。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活塞及設于所述活塞上的密封圈。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管體的下部設有閥門,所述閥門設于所述密封件的下方,打開所述閥門,所述安全殼內的氣體可進入所述管體。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管體頂端的開口連接有噴淋頭,所述冷卻液體通過所述噴淋頭噴灑至所述安全殼表面。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噴淋頭正對所述安全殼頂部的中心。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拱形頂,所述拱形頂設于所述安全殼的頂面,所述冷卻液體噴灑至所述拱形頂上。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環形流道,所述環形流道纏繞于所述安全殼的外側面,且所述環形流道的上端連接所述安全殼的頂面;所述冷卻液體可自所述安全殼的頂部流入所述環形流道。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環形流道的截面呈L形,且所述環形流道的水平短邊與所述安全殼固定。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經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685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