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穩定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26035.1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73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靜;張家銘;孫彩明;張愛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鵬城實驗室 |
| 主分類號: | B63C11/36 | 分類號: | B63C11/36;B63B21/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歡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穩定 系統 | ||
1.一種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翼裝置(1),所述水翼裝置(1)包括水翼本體(101),所述水翼系統工作過程水翼本體(101)下翼面的壓強小于其上翼面的壓強;
牽引裝置(2),所述牽引裝置(2)包括多組側牽引組件,每組所述側牽引組件包括側牽引繩、導向輪(204)以及絞盤,所述側牽引繩的第一端纏繞在所述絞盤上且第二端繞過所述導向輪(204)后與所述水翼本體(101)的上翼面連接,且多組側牽引組件的側牽引繩在水翼上本體上的掛載位置對稱設置;多組側牽引組件包括左牽引組件和右牽引組件,所述左牽引組件的側牽引繩為左牽引繩(207),所述左牽引組件的絞盤為左絞盤(201),所述右牽引組件的側牽引繩為右牽引繩(205),所述右牽引組件的絞盤為右絞盤(203);
動力裝置(3),所述動力裝置(3)能夠驅動所述絞盤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本體(101)為曲面體,且水翼系統工作過程所述曲面體下翼面的壓強小于其上翼面的壓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本體(101)包括翼身(1011)以及對稱的設置的多個側翼(1012),水翼系統工作過程所述側翼(1012)下翼面的壓強小于其上翼面的壓強。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裝置(1)還包括與所述水翼本體(101)的頂部固定連接的頂翼(102)和/或與所述水翼本體(101)后端連接的尾翼(10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本體(101)的底部還設置有防撞架(104),和/或,所述水翼本體(101)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水下設備的安裝結構件(106),和/或,所述水翼本體(101)的上翼面上設置有掛鉤(10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裝置(2)還包括至少一組中間牽引件,每組所述中間牽引件包括中間牽引繩(206)、導向輪(204)以及中間絞盤(202),所述中間牽引繩(206)的第一端纏繞在所述中間絞盤(202)上且第二端繞過所述導向輪(204)后與所述水翼本體(101)的頂部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3)包括多個支撐桿和驅動所述支撐桿轉動的驅動組件,每個所述支撐桿上固定有至少一個絞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支撐桿中包括第一支撐桿(308)和第二支撐桿(306),所有的左絞盤(201)固定在第一支撐桿(308)上,所有的右絞盤(203)固定在第二支撐桿(306)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第一錐齒輪(30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桿(308)上的第二錐齒輪(304)、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撐桿(306)上的第三錐齒輪(310)以及驅動所述第一錐齒輪(302)轉動的驅動件(301),所述第二錐齒輪(304)和第三錐齒輪(310)均與所述第一錐齒輪(302)嚙合。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穩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錐齒輪(304)和第三錐齒輪(310)分別與所述第一錐齒輪(302)的沿著直徑方向的兩側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鵬城實驗室,未經鵬城實驗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603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機械傳動原理的潮汐能發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環氧樹脂加熱保濕攪拌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