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活性焦脫硫脫硝技術的廢水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5576.2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2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郭士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氣電站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0 | 分類號: | C02F9/10;B01D53/18;B01D53/14;B01D21/00;B01D21/24;C02F101/10;C02F101/12;C02F101/20;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劍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82 | 代理人: | 劉萬磊 |
| 地址: | 20004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活性 脫硫 技術 廢水處理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活性焦脫硫脫硝技術的廢水處理系統,包括pH調節系統、沉淀系統和蒸餾脫氮系統,其中,所述pH調節系統包括集水調節池、事故池和pH調節池,所述集水調節池和事故池分別通過管道連接到所述pH調節池;所述沉淀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初沉池、高效沉淀池、氣浮機、砂濾系統和中間水池,所述pH調節池連接到所述初沉池,所述砂濾系統通過管道連接到所述高效沉淀池。本發明的廢水處理系統占地面積小,土地利用率高;結合蒸餾脫氮將活性焦工序產生的化工分離廢水和剩余氨水進行蒸餾,降低其NH3?N含量,可以同時保證廢水污泥的去除和較高的脫氨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活性焦脫硫脫硝技術的廢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燒結機、煤球的煙氣凈化系統通常采用活性焦一體化脫硫脫硝技術,該技術產生的廢水中污染物主要為高濃度COD、NH3-N、Cl-、懸浮物和少量的重金屬離子等。脫硫脫硝產生的廢水成分復雜,污水大多成深黑色,鹽含量高,廢水呈酸性,不同脫硝工藝產生廢水含氨氮量差異很大,有的高達5000mg/L以上,有的在200mg/L以下;因此,現有的氨氮廢水處理系統往往出現結構復雜、占地較大、脫氨效率較低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占地較小、脫氨效率較高的適用于活性焦脫硫脫硝技術的廢水處理系統。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適用于活性焦脫硫脫硝技術的廢水處理系統,包括pH調節系統、沉淀系統和蒸餾脫氮系統,
其中,所述pH調節系統包括集水調節池、事故池和pH調節池,所述集水調節池和事故池分別通過管道連接到所述pH調節池;
所述蒸餾脫氮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汽提精餾塔、氨氣吸收塔和再生氨水儲罐,所述中間水池通過管道連接到所述汽提精餾塔;
所述沉淀系統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初沉池、高效沉淀池、氣浮機、砂濾系統和中間水池,所述pH調節池連接到所述初沉池,所述砂濾系統通過管道連接到所述高效沉淀池;
所述沉淀系統還包括污泥脫水單元,所述污泥脫水單元設有污泥進口和清水出口,所述初沉池、高效沉淀池和氣浮機通過管道連接到所述污泥進口,所述清水出口通過管道連接到所述高效沉淀池;
所述高效沉淀池設有污泥沉降區域,所述污泥沉降區域內設有多個斜管,所述斜管的一端設為污泥沉淀口,所述污泥沉淀口敞開于所述高效沉淀池內,所述斜管的另一端設為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連接到所述污泥沉降區域的底部。
優選地,所述污泥脫水單元設有板框壓濾機。
優選地,所述斜管的中心軸線與水平方向成60°夾角。
優選地,所述斜管的軸向截面為六邊形。
優選地,所述高效沉淀池還設有攪拌區域,所述攪拌區域內設置有攪拌器。
優選地,所述高效沉淀池內設有污泥沉降區域,所述污泥沉降區域的底部設有刮泥裝置和泥斗,通過管道將所述泥斗連接到所述攪拌區域。
優選地,所述污泥脫水單元設有污泥進口,所述泥斗還通過管道連接到所述污泥進口。
優選地,所述氨氣吸收塔設有濃氨水冷卻器,采用循環水冷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氣電站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氣電站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55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