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仔豬管理方法及仔豬智能保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5215.8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8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慧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G06K17/00;G06Q10/04;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56 | 代理人: | 張雯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仔豬 管理 方法 智能 保溫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仔豬管理方法及仔豬智能保溫裝置,仔豬管理方法包括:對每一個母豬作一一對應的電子標識;采集母豬產下的仔豬所處環境的圖像信息以及環境參數信息;對圖像信息以及環境參數信息進行智能分析,獲取產下的仔豬數量信息以及仔豬的健康信息;根據獲取的仔豬數量信息以及仔豬的健康信息,調控環境參數。鑒于哺乳母豬和仔豬適宜的生長溫度差異,母豬會在室溫環境內,仔豬哺乳后會傾向進入保溫裝置內休息,當仔豬在保溫裝置內休息時,方便對哺乳母豬進行精細化喂養,同時保證了母豬和仔豬的健康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自動獲得了養殖的關鍵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畜牧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仔豬管理方法及仔豬智能保溫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家鼓勵和大力扶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科技和技術創新。在大型牧場中,農場主和企業開始摒棄傳統的人工畜牧和管理模式,開始向生產自動化、管理集中化、經濟效益化、決策智能化等方向逐漸轉型。一方面,農場主和企業會加大牧場整體建設,開始引進一些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如產床、保溫箱、自動喂料機、環境監測器等;另一方面也會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如在物聯網技術日益成熟的條件下,在眾多舍欄及動物身上布置各類傳感器,監測動物日常生活并獲取全方位的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以數據推動生產,合理調度牧場資源,形成一條科學、合理、創新的生態產業化道路。本文以豬場為例,介紹智能保溫箱的背景、組成、原理及應用。
仔豬的健康是每個農場主時刻需要關注的一個話題。在秋冬季節天氣逐漸轉涼,對仔豬健康影響最大的就是溫度。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仔豬的成長率和抗病能力最高,進食量多,飼料利用率高。小豬在母體中長期處于恒溫環境(39℃),出生后環境突然變化,加上體內存儲的能量不多,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體重輕,缺少可以御寒的濃密毛發和發達的皮下脂肪,對環境的適應性差,代謝率低下,容易受寒引起腹瀉等疾病,嚴重時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仔豬死亡。因此為了提高仔豬的存活率,對剛出生到日齡7天內的仔豬的保溫措施尤為重要。另外,為了讓仔豬更好地哺乳,通常將仔豬和母豬置于同一環境。仔豬初生的最適宜生長溫度為35℃,但是此溫度下母豬很有可能因為溫度過高而產生應激引起吃料減少,泌乳量降低,這樣會影響仔豬的成長。同時溫度較高時母豬易頻繁起臥,增加了壓死仔豬的概率。溫度太低時會使仔豬在泌乳的時候著涼,不利于仔豬的生長發育。因此通常需要在養殖場豬舍內提供仔豬和母豬兩種不同的環境溫度,往往是將母豬置于室溫下,同時設置一個小環境來滿足仔豬的生長要求,這種做法既滿足了母豬和仔豬適宜的生長溫度,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現有技術中對仔豬的保溫通常采用一個保溫箱,保溫室大小根據每個豬舍仔豬量而有所變化。在選擇保溫箱時,盡量選擇導熱系數低的材料,若材料導熱系數高,則內壁很容易因為吸收保溫燈的熱量而發燙,容易燙傷仔豬,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需要考慮保溫箱的整體密封性,密封性太差不僅會造成能源浪費,還會出現保溫效果差的諸多問題。傳統的保溫箱通常會選擇復合材料,并在頂部加裝保溫燈。保溫燈的高度也需要合適,高度過低,仔豬會感到炎熱從而寧可呆在外面扎堆也不進入保溫箱,高度過高時保溫箱內的溫度又得不到保障。另外隨著仔豬的不斷生長,保溫燈的高度需要不斷進行調整,以適應仔豬生長的適宜溫度。研究顯示仔豬在不同日齡的適宜溫度,見表1。
表1小豬不同日齡的適宜溫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慧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慧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52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