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計算機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5108.5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4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樊奇;呂堯;王朋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8 | 分類號: | G06F30/18;G06F30/17;G06F40/14;G06F40/143;G06F1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區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淋 管線 工程量 計算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計算機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計算機設備。該方法包括:獲取建筑圖紙信息;確定建筑圖紙信息中的噴頭和管線;根據管線和噴頭的幾何位置關系和連接關系構造樹形結構;獲取管線的屬性信息和專業規范信息;以及根據樹形結構、屬性信息和專業規范信息計算管線的管徑。通過本發明,能夠提升噴淋管線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工程量計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計算機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量計算都已經拋棄了手工算量,逐漸采用軟件算量,從而能夠大大提高算量效率。其中,消防噴淋管線工程量(包括管線的管徑)的計算是安裝工程計量中的重要一環,特點是圖紙量級大,手工計算繁瑣,對計算精度要求較高。
相關技術中,在進行消防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時,直接識別圖紙上標注的管徑,此方法雖然可以實現管徑的識別,但是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對原圖紙的要求較高,當原圖紙上不存在標注的管徑時,或者管徑標準比較模糊時,會影響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導致計算的準確率下降;另一方面,當需要實時對當對待計算的噴淋管線屬性進行修改時,或者需要根據行業規范對管線進行調整時,上述噴淋管線的工程量計算方法無法自動按照修改和/或調整后的管線進行計算,靈活性比較差。
因此,如何提升噴淋管線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同時也可在計算過程中根據需要靈活調整圖紙上已有的管線設置并根據調整后的管線進行計算,成為本領域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計算機設備,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
一方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方法。
該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方法包括:獲取建筑圖紙信息;確定所述建筑圖紙信息中的噴頭和管線;根據所述管線和所述噴頭的幾何位置關系和連接關系構造樹形結構;獲取所述管線的屬性信息和專業規范信息;以及根據所述樹形結構、所述屬性信息和所述專業規范信息計算所述管線的管徑。
進一步地,確定所述建筑圖紙信息中的噴頭和管線的步驟包括:提取所述建筑圖紙信息中的線元素和塊元素;確定符合預設形狀和大小的所述塊元素為所述噴頭;以及確定與所述噴頭具有連接關系的所述線元素為所述管線。
進一步地,根據所述管線和所述噴頭的幾何位置關系和連接關系構造樹形結構的步驟包括:將所述管線的相交位置作為所述樹形結構的枝干節點;將所述噴頭作為所述樹形結構的葉子節點;將未連接所述噴頭的所述管線的末端作為所述樹形結構的根節點。
進一步地,根據所述樹形結構、所述屬性信息和所述專業規范信息計算所述管線的管徑的步驟包括:根據樹形結構確定所述管線連接的所述噴頭的數量;根據所述專業規范信息確定所述管線具備連接所述數量噴頭的能力時,對應的管徑范圍,得到第一管徑范圍;以及根據所述屬性信息在所述第一管徑范圍內確定所述管線的管徑。
進一步地,在根據所述樹形結構、所述屬性信息和所述專業規范信息計算所述管線的管徑的步驟之前,所述噴淋管線工程量的計算方法還包括:將所述管線根據自身形狀進行外擴,得到外擴區域;在所述外擴區域內提取數字標識;當提取到所述數字標識時,識別所述數字標識以得到所述管線的管徑,其中,當提取不到所述數字標識時,根據所述樹形結構、所述屬性信息和所述專業規范信息計算所述管線的管徑。
進一步地,當提取不到所述數字標識時,根據所述屬性信息在所述第一管徑范圍內確定所述管線的管徑包括:確定所述管線的上游管線和下游管線,得到第二管徑范圍,其中,所述第二管徑范圍的端點值為所述上游管線的管徑和所述下游管線的管徑;根據所述屬性信息在所述第一管徑范圍和所述第二管徑范圍的交叉區域內確定所述管線的管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51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