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愈式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4558.2 | 申請日: | 202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7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仁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滁州高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6/26 | 分類號: | C04B26/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239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愈 再生 瀝青 混合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自愈式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準備材料、回收瀝青處理料清檢、制備再生瀝青、制備新集料、制備改性瀝青、制備混合料、周期加熱和制備完成;本發明先對回收瀝青處理料進行清檢,篩除粘土、粉塵,避免消弱瀝青與粗骨料的粘附性,并留下篩分后0?10毫米的瀝青舊料,這種瀝青舊料含瀝青多,夏季氣溫高時具有粘附性,保證質量,且本發明通過特制的再生劑,激活瀝青舊料,能有效吸收抵抗紫外線,降低瀝青的老化速度,同時,加入碳化鈮、硬脂酸鈣和纖維穩定劑,使成品內部更加緊密,增強韌性,提高瀝青的耐久性能,避免開裂,另外,配合磁粉的作用,使得瀝青結構相互之間具有吸附力,使得裂縫自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瀝青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愈式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再生瀝青混合料是指將舊瀝青路面經過翻挖、回收、破碎、篩分后,與再生劑、新瀝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的混合料,使其滿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重新鋪筑于路面的一整套工藝,稱為瀝青路面的再生利用。
然而,常規的再生瀝青混合料鋪設后效果不好,大部分老化的瀝青性能沒有激活,強度不足,容易老化,導致瀝青路面容易開裂,存在較大的缺陷,又難以修補,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自愈式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自愈式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方法,該方法加入碳化鈮、硬脂酸鈣和纖維穩定劑,使成品內部更加緊密,增強韌性,提高瀝青的耐久性能,避免開裂,配合磁粉的作用,使得瀝青結構相互之間具有吸附力,在加熱軟化的時候,這部分吸附力使得裂縫自愈,方便修補。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自愈式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準備材料
按照質量比準備材料:新瀝青10-20份、回收瀝青處理料20-30份、細骨料20-30份、粗骨料40-50份、中骨料60-70份、石灰石礦粉15-20份、再生劑3-6份、高黏度改性劑1-3份、碳化鈮0.1-0.3份、硬脂酸鈣0.2-0.5份、增稠劑1-3份、表面活性劑1-2份、溫拌劑2-7份、纖維穩定劑0.3-0.8份和磁粉5-10份。
步驟二:回收瀝青處理料清檢
對回收瀝青處理料進行清檢,篩除粉塵和粘土,然后將篩選后的回收瀝青處理料放入破碎機,破碎后再次進行篩分,留下直徑0-10mm的瀝青舊料;
步驟三:制備再生瀝青
抽提瀝青舊料進行測定,當抽提的瀝青舊料在25℃的情況下針入度小于35mm時,當抽提的瀝青舊料在60℃的情況下粘度大于1000Pa.S時,制備質量比的再生劑,然后采用熱輻射加熱的方式,將瀝青舊料加熱至140℃-155℃,將再生劑添加到瀝青舊料中,并攪拌40-50min,得到再生瀝青;
步驟四:制備新集料
將細骨料、粗骨料、中骨料在冷態下進行攪拌120s,制成混合骨料,然后將混合骨料倒入干燥筒內,先微波預熱2min,將溫度加熱至80-90℃,然后向混合骨料中加入石灰石礦粉、碳化鈮和硬脂酸鈣,再次微波加熱至160-170℃,同時進行攪拌5min,制成新集料;
步驟五:制備改性瀝青
將表面活性劑與溫拌劑在120-130℃下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復合溫拌劑,然后向復合溫拌劑中加入高黏度改性劑,在140-150℃下攪拌均勻制得復合改性劑,接著將復合改性劑加入新瀝青中并加熱至160-170℃,并攪拌2-3min得到改性瀝青;
步驟六:制備混合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滁州高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滁州高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455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