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跨集群資源調度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4216.0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86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曹云飛;崔煜喆;徐治理;霍龍社;唐雄燕;劉騰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50 | 分類號: | G06F9/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群 資源 調度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跨集群資源調度方法和裝置,涉及通信領域,解決了現有跨集群資源調度時,集群之間傳輸鏡像文件占用網絡帶寬過大,傳輸速度慢,調度效率低的問題。該跨集群資源調度方法包括:獲取待運行應用的文件;當確定第一集群中的剩余資源無法支持待運行應用的運行時,向調度服務器發送資源調度請求;接收調度服務器發送的第一標識;根據第一標識,向第二集群中的管理節點發送待運行應用的文件,以便于第二集群中的管理節點根據待運行應用的文件運行待運行應用。本申請提供的跨集群資源調度方法由于集群之間傳輸的是待運行應用的文件,從而能夠降低跨集群資源調度時占用的網絡帶寬,提升傳輸速度,提高調度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跨集群資源調度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的可靠性,越來越多的應用(如機器學習模型)部署在單一數據中心(data center,DC)的集群中。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集群中的應用所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有可能會出現單一數據中心內的資源(即一個DC中的集群所提供的資源)無法滿足該應用需求,進而導致應用運行失敗的問題。
現有技術中,采用在不同DC的集群之間以鏡像文件(如docker格式的鏡像文件)為單位進行調度的方式解決上述問題。例如:當集群1中的設備確定無法滿足應用1的需求時,該設備向調度服務器請求資源;調度服務器在確定集群2中的一個或者多個設備滿足條件(即能夠為該應用提供資源)時,向該設備發送滿足條件的設備的地址;該設備向滿足條件的設備發送應用1的鏡像文件,這樣,滿足條件的設備即可根據鏡像文件運行應用1。
若上述集群1和集群2不屬于同一局域網,則集群1和集群2之間數據傳輸的速率會比較低。鏡像文件占用的存儲空間通常都比較大,這樣的話,上述方法會出現鏡像文件占用網絡帶寬過大,傳輸速度慢,調度效率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跨集群資源調度方法和裝置,用于解決現有跨集群資源調度時,集群之間傳輸鏡像文件占用網絡帶寬過大,傳輸速度慢,調度效率低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跨集群資源調度方法,應用于第一集群中的管理節點,該方法包括:
第一集群中的管理節點獲取待運行應用的文件之后,該管理節點確定第一集群中的剩余資源能否支持待運行應用的運行,當確定第一集群中的剩余資源無法支持待運行應用的運行時,該管理節點向調度服務器發送用于請求確定剩余資源支持待運行應用的運行的集群的資源調度請求,調度服務器向該管理節點發送滿足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二集群中管理節點的標識,該管理節點根據第一標識,向第二集群中的管理節點發送待運行應用的文件,第二集群中的管理節點根據待運行應用的文件運行待運行應用。
可以看出,本申請提供的跨集群資源調度方法中,在集群之間傳輸的是待運行應用的文件。相比于現有技術中傳輸的待運行應用的鏡像文件,待運行應用的文件占用的存儲空間比較小,有效地降低了跨集群資源調度時占用的網絡帶寬,提升傳輸速度,提高調度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跨集群資源調度裝置,該裝置應用于第一集群中的管理節點,該裝置包括:獲取模塊、確定模塊、請求模塊、接收模塊、發送模塊。
上述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待運行應用的文件。上述確定模塊用于確定第一集群中的剩余資源能否支持獲取模塊獲取的待運行應用的運行。上述請求模塊用于當確定模塊確定第一集群中的剩余資源無法支持待運行應用的運行時,向調度服務器發送資源調度請求,資源調度請求用于請求確定剩余資源支持待運行應用的運行的集群。上述接收模塊用于接收調度服務器發送的第一標識,第一標識為滿足資源調度請求的第二集群中的管理節點的標識。上述發送模塊用于根據接收模塊接收到的第一標識,向第二集群中的管理節點發送待運行應用的文件,以便于第二集群中的管理節點根據待運行應用的文件運行待運行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42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