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充水電纜溝及其鋪設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3494.4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8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峰;袁新勇;周升明;賀廣零;芮守娟;王赫楠;憲凱;任禹旺;王懷明;王義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9/02 | 分類號: | H02G9/02;H02G9/00;E02D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張艷清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電 及其 鋪設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充水電纜溝及其鋪設結構,包括:主體外殼,設于灘涂段,所述主體外殼內具有容納腔;布線孔,設于所述主體外殼上,所述布線孔連通所述容納腔,海纜通過所述布線孔穿過所述主體外殼;進水口,設于所述主體外殼上,連通所述容納腔,且所述進水口位于所述布線孔上方。本方案通過主體外殼圍成供海纜穿行的容納腔。在漲潮時,海水淹沒主體外殼,海水通過進水口進入容納腔內。穿過容納腔的海纜與海水直接接觸,海水能夠吸取海纜散發的熱量,從而幫助海纜進行輔助散熱。在退潮時,海水離開灘涂段,由于容納腔內仍然存留有一定量的海水。因此,海纜仍處于海水的包裹環境中,仍能夠通過海水保持有效的散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敷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充水電纜溝及其鋪設結構。
背景技術
海上風力發電、潮汐能發電是清潔能源的發展方向。在海上的發電設施會通過海纜將電能向外輸送。
而海邊地區具有漲潮和退潮的現象。在退潮時,海水向大海方向退去,使部分海灘露出。漲潮時,海水向海岸方向蔓延推進,覆蓋部分海灘,在海岸上形成高潮位和低潮位兩條邊線。在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間的海岸叫做灘涂,即海水漲至最高時所淹沒的地方開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時露出水面的范圍。
在灘涂區間內,水體周期性漲落,使得灘涂段在被淹沒時和露出時的溫度變化較大。
由于海纜在輸送電能時,需要經過灘涂段。實際工程中,在灘涂區段海纜一般采取海底直埋的方式。但是,由于灘涂段在退潮時暴露在空氣環境中,陽光輻射使灘涂段升溫速度快,導致海纜周圍環境溫度迅速升高。
載流量是在規定條件下,導體能夠連續承載而不致使其穩定溫度超過規定值的最大電流。在電纜線路的規劃和設計過程中,電纜載流量的確定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海纜也是電纜的一種,海纜周圍環境溫度的升高,會影響海纜的溫度,以及海纜自身的散熱性能,進而影響海纜的載流能力,導致灘涂段海纜的載流量一般只有海底部分的60%-70%。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因灘涂段海纜散熱條件受漲潮、退潮現象影響而產生較大差異從而影響海纜載流量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充水電纜溝及其鋪設結構。
一種充水電纜溝,包括:
主體外殼,設于灘涂段,所述主體外殼內具有容納腔;
布線孔,設于所述主體外殼上,所述布線孔連通所述容納腔,海纜通過所述布線孔穿過所述主體外殼;
進水口,設于所述主體外殼上,連通所述容納腔,且所述進水口位于所述布線孔上方。
所述進水口設于所述主體外殼的側面。
所述進水口有一個。
還包括:
過濾組件,設于所述主體外殼上,且所述過濾組件對應所述進水口設置。
每個所述充水單元上均設有所述進水口。
所述海纜與所述布線孔之間設有密封結構。
一種電纜溝鋪設結構,包括:
基坑,設于灘涂段;
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充水電纜溝,所述主體外殼設于所述基坑內,所述主體外殼頂部露出所述基坑,且所述進水口露出所述基坑。
還包括:
加強結構,包括多個護石,所述護石堆放在所述基坑兩側,沿所述充水電纜溝的長度方向延伸。
所述充水電纜溝傾斜的向海堤方向延伸。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349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