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時微結構可視的原位透射電鏡/拉曼散射聯用系統及其構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3281.1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2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董林;虞碩涵;蔡彥迪;高飛;陳強;仝慶;孫敬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3/04 | 分類號: | G01N23/04;G01N23/20;G01N21/6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蘇秋麗;邱興天 |
| 地址: | 21004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時 微結構 可視 原位 透射 散射 聯用 系統 及其 構建 方法 | ||
1.一種實時微結構可視的原位透射電鏡/拉曼散射聯用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一根貫穿樣品桿的光纖集成到樣品桿中,光纖一端通過對焦操作將入射光匯聚到原位反應艙芯片觀察窗口處,使光斑完全覆蓋透射電鏡樣品區域;同時光纖頭部處理成透鏡,收集散射的拉曼信號;拉曼信號通過同一根光纖導出,并在透射電鏡外分束,進入光譜儀檢測,實現實時微結構可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時微結構可視的原位透射電鏡/拉曼散射聯用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的波長為488nm、514nm或325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時微結構可視的原位透射電鏡/拉曼散射聯用系統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光譜儀測量范圍:488-532nm激發光:50-9000cm-1,325nm激發光:200-4000cm-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時微結構可視的原位透射電鏡/拉曼散射聯用系統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光譜儀分辨率為0.376cm-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時微結構可視的原位透射電鏡/拉曼散射聯用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透射電鏡晶格分辨率小于0.18nm。
6.一種實時微結構可視的原位透射電鏡/拉曼散射聯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原位反應艙芯片和拉曼系統,原位反應艙芯片(1)設于樣品槽中,并與加熱電極(4)連接;所述拉曼系統包括拉曼光源和信號收集,所述原位反應艙芯片和拉曼系統之間連接有樣品桿(2),所述樣品桿(2)中設有光纖(3),所述光纖一端通過對焦操作將入射光匯聚到原位反應艙芯片觀察窗口處,使光斑完全覆蓋透射電鏡樣品區域,并將收集的信號返回至透射電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實時微結構可視的原位透射電鏡/拉曼散射聯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光纖(3)頭部經過微加工處理成透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328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