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內置冷卻、加熱功能的反應釜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2168.1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17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存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躍華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承果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73 | 代理人: | 張婷婷 |
| 地址: | 214031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置 冷卻 加熱 功能 反應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內置冷卻、加熱功能的反應釜,包括:內筒及內筒外側的夾套;冷卻液進口,設置在夾套的底部及側壁,用于通入冷卻液;冷卻液出口,設置于所述夾套的預設高度的側壁及內筒的上部;擋板,設置在所述內筒的內部,擋板上設置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與所述冷卻液進口及冷卻液出口導通;進料口,設置于所述內筒的頂部,用于通入反應物料;排液口,設置于內筒的底部;攪拌系統,設置于所述內筒的內部,用于通過攪拌提高反應速率;出料口,設置于內筒的頂部;其中,在對所述反應釜加熱時,冷卻液出口作為加熱物質進口,冷卻液進口作為加熱物質出口。本方案,對反應釜內的反應溶液的溫度進行精確控制,同時有效保證了單位體積的反應釜的容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反應釜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內置冷卻、加熱功能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化工生產中,采用反應釜作為反應容器制備一系列化學物質已成為業界內的慣用技術手段,然而,現有的反應釜均是采用外部進行加熱或者冷卻的方式來控制反應釜內部的溫度,由于反應釜體積較大,外部加熱或冷卻容易導致內部化學物質的溫度不均勻,從而導致發生化學反應后形成的物質的產量降低。
在反應釜內部進行冷卻或加熱的方式,目前也有廠家在研究使用,大體思路是在反應釜內增設盤管,在一定程度上可實現對反應釜內的溶液的溫度進行控制的目的,然而,增設盤管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相同體積的反應釜的容積,對反應釜的布置及反應速率不理。
綜上所述,現在技術方案中缺少一種既可以對反應釜內的溶液的溫度精確控制,又可不擴大反應釜的體積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帶內置冷卻、加熱功能的反應釜,從而達到反應釜內部的反應物的溫度得到精確控制,又不擴大反應釜的體積的目的。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帶內置冷卻、加熱功能的反應釜,包括:
內筒及內筒外側的夾套;
冷卻液進口,設置在夾套的底部及側壁,用于通入冷卻液;
冷卻液出口,設置于所述夾套的預設高度的側壁及內筒的上部,用于排出工作后的冷卻液;
擋板,設置在所述內筒的內部,擋板上設置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與所述冷卻液進口及冷卻液出口導通;
進料口,設置于所述內筒的頂部,用于通入反應物料;
排液口,設置于內筒的底部,用于排出反應過程產生的液體;
攪拌系統,設置于所述內筒的內部,用于通過攪拌提高反應速率;
出料口,設置于內筒的頂部,用于排出反應釜內發生化學反應后生成的液體;
其中,在對所述反應釜加熱時,冷卻液出口作為加熱物質進口,冷卻液進口作為加熱物質出口。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攪拌系統包括攪拌軸及攪拌槳葉,其中:
攪拌槳葉與攪拌軸成預設夾角固定在攪拌軸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液進口的數量為三個,其中有兩個設置在夾套的底部,一個設置在夾套的預設高度的側壁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安全閥,設置于所述內筒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測溫口,設置于所述內筒的底部或者側壁,用于供測量內筒的溫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測壓口,用于測量內筒內的壓強。
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防爆口,用于防止內筒內部壓強大于預設值導致發生爆破。
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
耳座,設置在所述夾套上,用于固定反應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躍華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躍華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21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