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后彈簧支座的加強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1405.2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52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秦楠;董鈺舒;李曉晨;孫保衛;緒海濤;胡昌發;蔣智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漢騰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11/16 | 分類號: | B60G11/16;B60G11/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達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旦 |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彈簧 支座 加強 結構 | ||
一種后彈簧支座的加強結構,包括螺旋彈簧、螺旋彈簧隔震墊、螺旋彈簧支撐座、車身加強梁,螺旋彈簧連接設置于螺旋彈簧隔震墊內,螺旋彈簧隔震墊連接設置于車身加強梁上;還包括設置于車身加強梁兩側的支撐座加強結構和連接設于車身加強梁內的加強罩,所述支撐座加強結構頂端連接螺旋彈簧支撐座,加強罩連接至車身加強梁的側壁。本發明擯棄了現有技術的加強板,通過設置的支撐座加強結構和加強筋將對車身加強梁的彎應力轉為壓應力、以及通過加強罩進一步將對車身加強梁頂板的應力轉移至對側板的應力、還有通過預應力件對加強罩存在的預應力以抵消來自螺旋彈簧的應力的三重作用,達到的顯著的抗震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后彈簧支座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后彈簧支座的加強結構。
背景技術
后彈簧支座承受彈簧來自路面的載荷并傳遞力到車身,是汽車車身耐久性能的重要部件。
現有的后彈簧支座多存在局部應力集中嚴重,變形量大,穩定性差、疲勞壽命較低,不能滿足設計目標值等,如附圖1所示:底盤所受來自地面的沖擊力經過螺旋彈簧1傳遞到塑料隔震墊2,經過隔震墊2再傳遞到彈簧支撐座3上,彈簧支撐座3與車身加強梁4相連,力由彈簧支撐座3傳遞到車身加強梁4,車身加強梁處的加強板8與加車身強梁4疊合排布,力通最終通過車身加強梁4,加強梁的加強板8傳遞到車身上。此設計一方面彈簧支座3處無固定支撐板,易在急轉彎等惡略工況下發生失穩;另一方面,易在局部產生應力集中,降低了后彈簧支座強度,使車身疲勞耐久性能減弱;再一方面,車身加強梁處的加強板8與加車身強梁4疊合排布,存在過量設計,增加了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根據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后彈簧支座的加強結構來解決,接下來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闡述。
一種后彈簧支座的加強結構,包括螺旋彈簧、螺旋彈簧隔震墊、螺旋彈簧支撐座、車身加強梁,螺旋彈簧連接設置于螺旋彈簧隔震墊內,螺旋彈簧隔震墊連接設置于車身加強梁上;還包括設置于車身加強梁兩側的支撐座加強結構和連接設于車身加強梁內的加強罩,所述支撐座加強結構頂端連接螺旋彈簧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加強結構上還設有加強筋;的所述加強罩的四周分別連接至車身加強梁的頂面和側壁。
可選地,還包括有一預應力件,所述預應力件呈一V型,且所述的加強罩的底部設有弧槽,車身加強梁的側壁設有突出的承接板,預應力件的兩端活動的設置在承接板上且其頂部頂觸在弧槽內,初始狀態下,預應力件對加強罩存在向上的作用力;使得在螺旋彈簧產生并傳遞至加強罩的向下的彎應力被抵消或部分抵消,起到更好的抗震效果。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擯棄了現有技術的主要加強部件加強板,避免了過量設計進而制造成本;在抗震方面,本發明通過設置的支撐座加強結構和加強筋將對車身加強梁的彎應力轉為壓應力、以及通過加強罩進一步將對車身加強梁頂板的應力轉移至對側板的應力、還有通過預應力件對加強罩存在的預應力以抵消來自螺旋彈簧的應力的三重作用,達到的顯著的抗震效果;綜上所述,在降低結構的復雜性和制造成本的同時卻提升了整體的抗震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的結構軸側視圖;
圖3:本發明的結構仰視圖;
圖4:本發明的設置有的預應力件的結構部分剖視圖;
圖中:1-螺旋彈簧、2-螺旋彈簧隔震墊、3-螺旋彈簧支撐座、4-車身加強梁、承接板41、5-加強板、6-支撐座加強結構、7-加強筋、8-加強罩、弧槽81、9-預應力件。
具體實施方式
接下來結合附圖2-4對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來做詳細地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漢騰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漢騰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14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