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0728.X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9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顧凡;周奇;李俊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915 | 分類號: | A61F2/915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鋒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架 | ||
1.一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個支撐單元環,每個支撐單元環包括多個柱桿、多個近端回轉部和多個遠端回轉部,所述多個近端回轉部和所述多個遠端回轉部交替地連接在所述多個柱桿的近端和遠端,并使得所述支撐單元環形成閉合結構;
及多個連接桿,用于與相鄰的支撐單元環的柱桿相連接,以將所述多個支撐單元環連接成網管狀結構;
其中,所述近端回轉部和所述遠端回轉部的背向所述柱桿的一側表面均包括凹弧面,所述近端回轉部和所述遠端回轉部的朝向所述柱桿的一側表面均包括凸弧面,在與所述支架的軸向相平行的方向上,同一近端回轉部上的凹弧面與凸弧面對應地位于該近端回轉部的相對兩側,同一遠端回轉部上的凹弧面與凸弧面對應地位于該遠端回轉部的相對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面與所述柱桿的表面之間通過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相連接,其中,第一弧面為凸面,所述第二弧面為凹面,所述第一弧面與所述第二弧面平滑過渡,所述第二弧面與所述柱桿的表面平滑過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的曲率半徑的取值范圍為0.15mm~0.8mm。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弧面與所述柱桿的表面之間通過第三弧面相連接,所述第三弧面為凹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面的曲率半徑的取值范圍為0.02mm~0.1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面的曲率半徑的取值范圍為0.1mm~0.5mm;和/或,所述凸弧面的曲率半徑的取值范圍為0.1mm~0.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支架的軸向相平行的方向上,每個支撐單元環的近端回轉部與相鄰的支撐單元環的近端回轉部相對應,每個支撐單元環的遠端回轉部與相鄰的支撐單元環的遠端回轉部相對應;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位于與其相連接的柱桿的中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包括第一直桿段及以所述第一直桿段的中心為對稱中心呈中心對稱排布的兩個第一圓弧段、兩個第二直桿段和兩個第二圓弧段,其中,兩個所述第一圓弧段分別連接于所述第一直桿段的兩端,兩個所述第二圓弧段的一端分別通過兩個所述第二直桿段與位于所述第一直桿段兩端的第一圓弧段相連接,兩個所述第二圓弧段的另一端分別與相鄰的支撐單元環的柱桿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桿段的兩端分別通過圓角與兩個所述第一圓弧段平滑過渡;所述第二直桿段的延伸方向大致與所述第二圓弧段相切。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桿段的長度為0.1mm~0.3mm,所述第二直桿段的長度為0.2mm~0.5mm,所述第一圓弧段的曲率半徑為0.05mm~0.15mm,所述第二圓弧段的曲率半徑為0.08mm~0.2mm。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在所述支撐單元環的橫截面上的投影,與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在所述支撐單元環上的橫截面上的投影重合。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同一個支撐單元環內的所有近端回轉部在一個沿所述支架周向延伸的圓周上對齊,同一個支撐單元環內的所有遠端回轉部在另一個沿所述支架周向延伸的圓周上對齊。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連接桿圍繞所述支架的軸向螺旋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072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懸軌式巷道修復機
- 下一篇:智能設備及其WCN模塊異常恢復的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