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膜層結構與透光基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20727.5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668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晏祥;吳偉彬;葉永鋒;危祥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115 | 分類號: | G02B1/115;G02B5/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福建省廈門市廈門火炬路高新***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透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膜層結構及透光基板。膜層結構包括復數個第一折射膜以及復數個第二折射膜,該些第二折射膜與該些第一折射膜交錯疊構。本發明的膜層結構可以有效降低光線的反射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膜層結構,特別關于一種抗反射(anti-reflection,AR)的膜層結構與透光基板。
背景技術
隨著平面顯示產品的快速發展及普及,抗反射膜已是追求更高視覺效果的必備產品,因為減少反射光可以提高顯示產品的對比與色彩鮮明度,所以不論是各種信息、通訊產品或電視都會使用降低反射光的抗反射膜來提高影像質量。
舉例來說,平面顯示設備的保護蓋板或觸控面板在外界光線強或車內環境下,容易受到外界光源投射至產品表面所產生之反射光影響觀看者的舒適性或安全性,因此,特別需要可以降低表面反射光線的抗反射膜。
此外,在習知的2.5D或3D透光玻璃(例如蓋板玻璃或觸控玻璃)的曲面側邊中,除了手摸平滑觸感不佳外,曲面側邊還會存在著金邊或紅邊的色差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具有抗反射功能的膜層結構與應用該膜層結構的透光基板,可以有效降低光線的反射率。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透光基板,可實現邊緣手摸平滑觸感,同時也可改善邊緣色差現象。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膜層結構,包括復數個第一折射膜以及復數個第二折射膜,該些第二折射膜與該些第一折射膜交錯疊構。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折射膜的材料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或二氧化鋅,第二折射膜的材料為五氧化二鈮、五氧化三鈦或五氧化二鉭。
在一實施例中,各該第一折射膜的厚度介于10與110奈米之間,各該第二折射膜的厚度介于4與90奈米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些第一折射膜與該些第二折射膜的膜層總數至少為十層,依序疊構于一透光基材,該些第二折射膜分別位于該十個膜層中的一第一膜層、一第三膜層、一第五膜層、一第七膜層與一第九膜層,該些第一折射膜具有一第二膜層、一第四膜層、一第六膜層、一第八膜層與一第十膜層,第一膜層為最靠近透光基材的膜層。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膜層的厚度介于3.92與7.28奈米之間;第二膜層的厚度介于57.81與107.37奈米之間;第三膜層的厚度介于9.59與17.81奈米之間;第四膜層的厚度介于38.68與71.83奈米之間;第五膜層的厚度介于21.89與40.65奈米之間;第六膜層的厚度介于14.64與27.18奈米之間;第七膜層的厚度介于59.07與109.71奈米之間;第八膜層的厚度介于9.35與17.37奈米之間;第九膜層的厚度介于22.06與40.96奈米之間;第十膜層的厚度介于71.49與132.77奈米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折射膜更包括一第零膜層,其設置于第一膜層與透光基材之間,且其厚度介于27.45與50.99奈米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膜層結構更包括一保護膜,其設置于第十膜層遠離透光基材的一側。
在一實施例中,在入射光線的波長介于400與900奈米之間時,膜層結構的平均反射率小于5.5%。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折射膜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膜的折射率。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透光基板,包括一透光基材以及如上所述的膜層結構,透光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該膜層結構設置于透光基材的第一表面及/或第二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透光基板為2D、2.5D或3D的剛性基板或軟性基板。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透光基板,包括一透光基材,其具有一平坦表面及與平坦表面連接的至少一曲面側邊,曲面側邊依序包括一圓弧角、一側邊以及一倒角,其中平坦表面連接圓弧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未經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207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