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纜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9732.4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56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黃萬里;王志輝;歐陽湘璋;白瑞偉;趙迪;劉杰;劉文志;彭立沙;廖錦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南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23/06;C08L1/28;C08L71/02;C08K13/02;C08K5/12;C08K3/26;C08K3/32;H01B3/4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德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萬振雄;陳曉妍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料及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電纜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
其中,所述增塑劑包括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和偏苯三酸三辛酯;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電纜料包括10-15份的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和5-10份的偏苯三酸三辛酯,所述抗老化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所述防滲出劑為堿金屬鹽、堿土金屬鹽、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辛基多磷酸鈉、六甲基磷酰三胺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電纜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混料,將所述聚氯乙烯樹脂、所述增塑劑按照重量份數稱取后進行高速混合攪拌,再按照重量份數加入其他組分繼續高速混合攪拌,得到混合料;
擠出,將所述混合料在不同梯度的擠出溫度下擠出,得到電纜料初產品;
后處理:對所述電纜料初產品進行切粒,得到所述電纜料;
在所述擠出的步驟中,將攪拌好的所述混合料送入雙螺桿雙階擠出機組進行擠出,所述機組中各區擠出溫度分別為:一區130-135℃、二區135-140℃、三區140-145℃、四區145-150℃、五區150-155℃、六區155-160℃、七區160-165℃、八區165-170℃,控制所述混合料的溫度為105-1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劑為雙十二碳醇酯、雙十四碳醇酯、雙十八碳醇酯、型號為1010的抗氧化劑、四季戊四醇、硫代二丙酸二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分散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纜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代二丙酸二酯包括硫代二丙酸雙月桂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樹脂為III型聚氯乙烯樹脂粉;所述穩定劑為鈣鋅穩定劑、鋅鋇穩定劑、鋇鎘穩定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潤滑劑為聚乙烯蠟、石蠟或蒙旦蠟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無機填料為碳酸鈣或陶土。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電纜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
。
6.一種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電纜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混料,將所述聚氯乙烯樹脂、所述增塑劑按照重量份數稱取后進行高速混合攪拌,再按照重量份數加入其他組分繼續高速混合攪拌,得到混合料;
擠出,將所述混合料在不同梯度的擠出溫度下擠出,得到電纜料初產品;
后處理:對所述電纜料初產品進行切粒,得到所述電纜料;
在所述擠出的步驟中,將攪拌好的所述混合料送入雙螺桿雙階擠出機組進行擠出,所述機組中各區擠出溫度分別為:一區130-135℃、二區135-140℃、三區140-145℃、四區145-150℃、五區150-155℃、六區155-160℃、七區160-165℃、八區165-170℃,控制所述混合料的溫度為105-11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的步驟為:將所述聚氯乙烯樹脂、所述增塑劑按照重量份數稱取后放入混料機中混合,在65-75℃下高速混合8-15分鐘,再按照重量份數將其他組分加入到所述混料機中,在105-110℃下高速混合攪拌12-20分鐘,得到混合均勻的所述混合料。
8.根據權利要求6-7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料的老化前抗張強度大于或者等于12.5 N/mm2;所述電纜料的老化前斷裂伸長率大于或者等于150%;在113-117℃、504小時存放條件下,所述電纜料的老化后抗張強度保留率大于或者等于75%、所述電纜料的老化后斷裂伸長率的保留率大于或者等于65%。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料的老化前抗張強度為21.6N/mm2;所述電纜料的老化前斷裂伸長率為218%;在113-117℃、504小時存放條件下,所述電纜料的老化后抗張強度保留率為98%、所述電纜料的老化后斷裂伸長率的保留率為1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南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南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973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