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web環境下矢量數據自適管理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8970.3 | 申請日: | 2020-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73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弘弢;周堯;肖煉;曾文軍;張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自然資源部四川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四川測繪資料檔案館) |
| 主分類號: | G06F16/29 | 分類號: | G06F16/29;G06F16/2455;G06F16/28;G06F1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崔玥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web 環境 矢量 數據 管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web環境下矢量數據自適管理方法及系統。方法包括:根據矢量數據構建空間數據庫和緩存數據庫;根據空間數據庫中的矢量數據確定矢量要素密度;對矢量要素密度取對數確定矢量要素密度指數;根據矢量要素密度指數構建多尺度自適應格網模型;利用多尺度自適應格網模型確定矢量數據中的每一個矢量要素的格網標識;根據格網標識在空間數據庫上建立分塊索引;將建立分塊索引后的空間數據庫與緩存數據庫進行關聯,得到空間緩存數據庫;利用空間緩存數據庫提取用戶待提取的矢量分塊數據;本發明降低了矢量瓦片的預處理時間、提高了瓦片分塊體量大小的均衡性以保證分塊數據加載效率的一致性、并實現矢量瓦片數據的快速按需更新。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電子地圖數據管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web環境下矢量數據自適管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網絡電子地圖已經成為人們使用地理信息的主流模式和聯系各類信息的紐帶,為大眾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當前網絡電子地圖中,主要通過矢量金子塔模型管理瓦片地圖數據,即將矢量數據預先在各個比例尺層級上分割為矢量格式的多分辨率矢量瓦片數據,瀏覽器端瀏覽電子地圖時,根據地圖范圍請求當前區域范圍內矢量瓦片數據,而后在瀏覽器端實時繪制后呈現給用戶。
現有技術具備地圖加載速度快、服務器負載低、可交互性強等優點。但在組織管理矢量數據過程中需要預先將矢量數據進行預先切片,帶來的數據預處理時間開銷巨大;此外,矢量瓦片大小固定,當矢量數據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時會造成瓦片體量大小一致性較弱,帶來矢量數據加載及顯示速度不一致的弊端;最后,矢量數據更新后需要對更新范圍內數據進行重新切片,難以快速按需更新。因次,本技術領域亟需一種新的技術方案,在網絡電子地圖數據的組織與管理中大幅降低矢量瓦片預處理時間、提高瓦片分塊體量大小的均衡性以保證分塊數據加載效率的一致性、并實現矢量瓦片數據的快速按需更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web環境下矢量數據自適管理方法及系統,在網絡電子地圖數據的組織與管理中降低矢量瓦片的預處理時間、提高瓦片分塊體量大小的均衡性以保證分塊數據加載效率的一致性、并實現矢量瓦片數據的快速按需更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web環境下矢量數據自適管理方法,包括:
根據矢量數據構建空間數據庫和緩存數據庫;所述空間數據庫用于存儲矢量數據;所述緩存數據庫用于在用戶訪問空間數據庫的過程中將數據異步抽取至緩存數據庫;所述緩存數據庫初始為空;所述矢量數據包括Web地圖中待展示的矢量要素;所述矢量要素包括建筑物、植被和河流;
根據所述空間數據庫中的矢量數據確定矢量要素密度;所述矢量要素密度為Web地圖中單位面積上矢量要素節點的數量;
對所述矢量要素密度取對數確定矢量要素密度指數;
根據所述空間數據庫中的矢量數據的矢量要素密度指數構建多尺度自適應格網模型;所述多尺度自適應格網模型用于對所述空間數據庫中的矢量數據進行細粒度分割;
利用所述多尺度自適應格網模型確定所述空間數據庫中的矢量數據中的每一個矢量要素的格網標識;
根據所述格網標識在所述空間數據庫上建立分塊索引;所述分塊索引用于從所述空間數據庫中提取矢量分塊數據;
將建立分塊索引后的所述空間數據庫與所述緩存數據庫進行關聯,得到空間緩存數據庫;
利用空間緩存數據庫提取用戶待提取的矢量分塊數據。
可選的,所述根據矢量數據構建空間數據庫和緩存數據庫,具體包括:
采用關系型數據庫PostGIS構建空間數據庫;
采用Key-value數據庫Redis構建緩存數據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自然資源部四川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四川測繪資料檔案館),未經自然資源部四川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四川測繪資料檔案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89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