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振降噪裝置和管路減振降噪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8904.6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448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項紅熒;孫興朋;張運坤;馬剛;范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035 | 分類號: | F16L55/035;F16L55/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駱英靜 |
| 地址: | 2661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振降噪 裝置 管路 結構 | ||
1.一種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減振部(2),所述減振部(2)設置有用于限位管路(5)的限位槽(21)和用于與蒸發器(6)相連的連接結構(22);其中,所述管路(5)包括毛細管(52)和/或過渡管(5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和所述連接結構(22)分別位于所述減振部(2)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至少為兩個以用于限位所述管路(5)沿其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22)為卡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部(2)設置有中空部(23),所述中空部(23)位于所述限位槽(21)和所述連接結構(22)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22)為卡槽,所述限位槽(21)和所述卡槽的內壁均設置有彈性層或彈性部件。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減振部(2)固定相連的吸聲部(1),所述吸聲部(1)位于所述減振部(2)的一端,且所述限位槽(21)的開口朝向所述吸聲部(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聲部(1)設置有空槽(1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11)的開口朝向所述限位槽(21)。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聲部(1)和所述減振部(2)通過磁力固定相連。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部(2)設置有第一磁鐵(3),所述吸聲部(1)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鐵(3)吸附連接的第二磁鐵(4)。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至少為兩個以用于限位所述管路(5)沿其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所述吸聲部(1)自最前端的所述限位槽(21)延伸至最后端的所述限位槽(21)。
13.一種管路減振降噪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5),蒸發器(6),以及如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減振降噪裝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管路減振降噪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至少為兩個以限位所述管路(5)沿其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所述管路(5)包括毛細管(52),且所述毛細管(52)位于某兩個所述限位槽(21)之間的管段包括所述毛細管(52)的噴發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890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