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屏幕交互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7342.3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2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宣麟;鄧倩;朱明瑤;歐陽丹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14 | 分類號: | G06F3/14;G06F9/451;G06F3/0487;G06F3/048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黃靈飛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屏幕 交互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1.一種多屏幕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戶賬戶信息讀取用戶的第一習慣數據和第二習慣數據,
根據所述第一習慣數據顯示在線設備;
基于所述在線設備及第二習慣數據顯示推薦的使用場景和所述使用場景對應的信息組合方式;
獲取基于所述使用場景和信息組合方式被觸發的用戶操作指令,且基于所述用戶操作指令統計當前用戶數據,并根據當前用戶數據顯示推薦的多屏幕的交互模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習慣數據包括用戶的搜索操作;所述根據所述第一習慣數據顯示在線設備,包括:
在接收到用戶的搜索操作指令時,基于用戶賬戶信息對應的地點信息搜索當前網絡下的在線設備信息;
統計所述在線設備信息對應的在線設備,顯示所述在線設備對應的設備名稱列表,以得到所述設備名稱對應的新設備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習慣數據包括用戶的添加新設備操作;所述根據所述第一習慣數據顯示在線設備,包括:
在接收到用戶的添加新設備對應的添加操作指令時,基于所述用戶賬戶信息對應的地點信息確定當前網絡下可添加的在線設備信息;
控制所述在線設備信息對應的設備圖標顯示在添加新設備界面上,以得到所述設備圖標對應的新設備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習慣數據包括歷史使用數據;所述基于所述在線設備及第二習慣數據顯示推薦的使用場景和所述使用場景對應的信息組合方式,包括:
接收用戶確定添加的在線設備對應的新設備信息;
根據當前時間、所述用戶賬戶信息對應的地點信息,獲取所述用戶賬戶信息對應的歷史使用數據;
根據所述歷史使用數據及新設備信息,確定使用場景及所述使用場景對應的信息組合方式;所述歷史使用數據存儲在區塊鏈節點中;
顯示所述使用場景及所述信息組合方式;
其中,所述使用場景包括娛樂場景和/或工作場景,所述信息組合方式包括網頁和/或應用程序信息組合對應的顯示界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基于所述使用場景和信息組合方式被觸發的用戶操作指令,且基于所述用戶操作指令統計當前用戶數據,并根據當前用戶數據推薦多屏幕交互模式,包括:
獲取基于所述使用場景和信息組合方式被觸發的用戶操作指令,所述用戶操作指令包括確定指令、命名指令和/或修改指令;
基于所述用戶操作指令及用戶對共享屏幕選擇的模擬交互方式,確定多屏幕交互模式,所述多屏幕交互模式包括顯示模式、交互模式、交互嵌入模式中的任意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當前用戶數據推薦多屏幕交互模式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達到預設時長時,根據用戶賬戶信息對應的當前日期類型及地點信息,統計所述用戶賬戶信息對所述信息組合方式中的網頁和/或應用程序信息組合的操作行為;
將所述操作行為對應的用戶數據,更新為第二習慣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戶賬戶信息讀取用戶的第一習慣數據和第二習慣數據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在檢測到用戶登錄信息時,對所述用戶登陸信息進行身份驗證;
在身份驗證通過時,基于所述用戶登陸信息對應的用戶賬戶信息讀取第一習慣數據和第二習慣數據;
在身份驗證失敗時,輸出提示信息。
8.一種多屏幕交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讀取模塊,用于基于用戶賬戶信息讀取用戶的第一習慣數據和第二習慣數據;
第一顯示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習慣數據顯示在線設備;
第二顯示模塊,用于基于所述在線設備及第二習慣數據顯示推薦的使用場景和所述使用場景對應的信息組合方式;
第三顯示模塊,用于獲取基于所述使用場景和信息組合方式被觸發的用戶操作指令,且基于所述用戶操作指令統計當前用戶數據,并根據當前用戶數據顯示推薦的多屏幕的交互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734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